東北網4月16日訊 眼下,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房市持續低迷、各界熱炒房價『拐點論』的時侯,哈爾濱市房價到底走勢如何?近日,市經濟研究所房地產研究中心的專家們分析了今年一季度本埠房價走勢和背後的『潛臺詞』。
首季樓市價昇量縮
市經濟研究所房地產研究中心通過對哈爾濱市目前在售樓盤追蹤調查發現,今年本埠樓市在售商品住宅均價從1月的每平方米3800元漲至3月的4090元,漲幅為7.6%。從采樣的68個樓盤看,3月房價調昇的樓盤為23個,佔采樣樓盤的33.8%,沒有降價樓盤。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上漲並沒得到成交量的配合和支持。哈爾濱網上房地產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的市區商品住宅平均日銷量為4855平方米,雖較2月增加了28.8%,但遠未達到2007年平均日銷量15732平方米的水平。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房價的單邊上漲沒有反映真實的市場均衡狀態,是市場沒有『出清』的一種過渡狀態。
保障房供應削弱房價上漲動力
不久前召開的第26屆春季房展會上,市經濟研究所房地產研究中心與國家統計局駐哈爾濱城調隊就本埠消費者的購房意願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哈爾濱市購房者的消費意願正在下降。在回收的500張有效問卷中,購房意願提高者佔33.6%、降低者佔44.6%、無變化者為21.8%。受調查者普遍認為,日益加大的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和本埠不斷增加的保障房將扭轉近年來房價『只昇不降』的發展趨勢。
房地產研究中心專家分析認為,《2008年哈爾濱市住房建設規劃》顯示新建住房800萬平方米,竣工住宅建築面積為500萬平方米左右。從今後房源供給情況看,供給並沒有相應縮減。從供需關系分析,哈爾濱市房價向上攀昇的動力已經不足了。同時,按新建住宅建設面積的20%規劃配套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大面積棚戶區改造等都將對本埠房地產價格產生向下拉動的強大動力。
開發重點轉移或將影響房價走勢
據悉,今年哈爾濱市繼續調整房地產開發項目布局,將開發重點轉向了哈西地區和群力新區。根據規劃,今年哈爾濱市擬新建住宅建築面積600萬平方米左右,其中竣工住宅建築面積約350萬平方米左右,新開發住宅主要集中在哈西地區、群力新區。同時,配合新一輪棚戶區改造還將在拆遷棚戶區的地段上新建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的住宅,其中當年竣工建築面積約為150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道裡區、道外區和平房區。新建住房中,普通商品住房將佔開發建設總規模的70%,絕大多數住房單套建築面積將控制在90平方米以內。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城市核心區域可供開發的地塊日益稀缺,市民購房的區域必將向二環以外的新區拓展。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銷售的新建商品住房中,55%的房源都在二環以外。這些房源的價格與城市核心區域的高檔商品住宅相差不少,絕大多數處在中等收入的市民可以接受的價位,新區開發配合老城區改造,必將供給市場更多中等價位的新房源,這對抑制房價過快增長,解決中低收入市民購房需求將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