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5日訊 饒河是山的世界,水的故鄉。她的青山孕育著綠色的希望,她的江河閃爍著銀色的光芒。走進饒河就投入了自然的懷抱,走進饒河就融入了山水的畫卷。這裡有風光綺麗的烏蘇裡江,碧水清幽的南湖公園,國家一級文化保護區的小南山遺址,名震中外的珍寶島,被喻為塞外石林的喀爾喀山,險要形勝的摘星嶺,滿山紅杜鵑的大頂子山,民族特色的赫哲風情園,特別是境外旅游不僅給國內旅游者提供了一個了解俄羅斯民族文化的機會,同時也提高了饒河的知名度,豐富的旅游資源極大地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饒河縣地處中俄邊界,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在旅游經濟發展中饒河縣突出區域特色優勢旅游品牌,以建設『饒河—生態旅游勝地』為主題,構築以大頂子山、喀爾喀山和烏蘇裡江為龍頭,融歷史人文、民族資源為一體,以出入境游、生態旅游、紅色旅游、界江旅游、民俗風情游、農業觀光游為主打品牌的區域旅游格局,努力提高旅游服務水平,全面提昇區域旅游整體形象。饒河縣通過對內招商,對外宣傳,進一步確立旅游產業地位,旅游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幾年來,先後有全國百強旅行社『黑龍江海外旅游總公司』,撫遠國旅、省中旅等旅游公司在饒河成立營業部;對俄旅游線路不斷拓寬,入境游從以往的哈巴、比金客源市場不斷擴大到維亞、拉佐、盧切、列索等城市。2007年出入境42561人次 國內4326人次 共計:46887人次,旅游總收入5626.44萬元,同比增長7.1%。旅游業已成為饒河縣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饒河縣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被列為全省旅游業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典型。
隨著饒河旅游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全縣旅游產業已初具規模,構成了吃、住、行、游、購、娛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旅游產品從原來傳統觀光向休閑度假、商務會展、購物娛樂、節慶活動等各類綜合性項目發展。同時,饒河縣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設中投資4780萬元,強力推進城市『美化、亮化、綠化、淨化』建設。完成了通江街、北新陽路人行道改造、南山公園建設和沿江公園續建工程。完成了新興路、益民街排水工程和向陽街路燈安裝。完成了城鎮部分供熱管網改造,城鎮供熱質量顯著提高,市政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邊陲小城的面貌日新月異,一個山水相映,清新典雅的新興旅游口岸城市呈現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