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璫奈濕地』的最後瘋狂 紮龍核心區生存調查之四
2008-06-22 12:42:1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2日訊 題:『璫奈濕地』的最後瘋狂 紮龍核心區生存調查之四

  魚少了,鳥少了,葦子少了,荒漠化的土地多了。資源銳減,生活在紮龍濕地核心區裡的人們有著最深切的感受。一方面國家采取補水、降污、退耕還濕等積極措施進行補救,而另一方面有人卻在繼續向濕地縱深開發要效益。

  『璫奈濕地總面積3.7萬公頃,是目前全國第一、亞洲第二保存相對完整的原生濕地之一,佔紮龍濕地(核心區面積)的80%以上……』

  這是有關旅游網上的一段廣告宣傳詞。

  『璫奈濕地』與紮龍濕地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所謂『璫奈濕地』其實就是紮龍濕地核心區的一部分,位於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行政區劃內。

  從紮龍濕地母體裡分離出來、單挑門戶的『璫奈濕地』其實不過是在炒作一個概念,其目的是將紮龍濕地核心區位於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一部分濕地面積『打造成旅游精品』,成為拉動地方經濟『新的增長點』。

  掩耳盜鈴:

  指『紮龍』為『璫奈』

  紮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長友告訴記者,這塊被開發的濕地旅游景區位於紮龍濕地核心區內。其景區面積約1平方公裡,行政區劃在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具體位置在煙筒屯鎮璫奈村後地房子屯附近。

  當地政府為了依托璫奈村後地房子屯開發旅游,將其命名為『璫奈濕地』。

  5月13日,記者從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縣城乘車出發,半個多小時就到達了璫奈村後地房子屯。遠遠就能看到濕地裡修建的亭臺樓閣,近處是一座假山,山體石壁上雕刻著『璫奈濕地』四個大字。

  導游小姐告訴記者,這裡的門票是60元每位。游玩的項目包括游船、看百鳥園和看鳥類表演。

  導游強調,『這些鳥可都是從濕地裡捕來的,純野生的鳥。』

  『有丹頂鶴嗎?』

  『當然有,不過還得等幾天,現在來玩的人太少。』

  知情人告訴記者,璫奈濕地旅游區建於2005年,其又名為『璫奈濕地人居生態村』,隸屬於煙筒屯鎮。

  開發建設之初,璫奈濕地旅游區因為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接待能力差,常因吃飯和住宿問題讓游客不滿意,當地政府於2006年啟動了二期工程,二期工程修建了百米購物長廊、萬米百鳥園和鳥類表演場三個景點。今年,該景區又投資300多萬元,啟動三期工程建設。將景區向濕地深處延伸,工程內容包括建2500米棧道、龍舟碼頭、水上娛樂中心(腳踏船、水上汽艇)等設施。

  知情人告訴記者,三期工程將於今年6月末完工,屆時,可達到年接待游客8萬人次的規模。

  為了吸引游客,當地政府在廣告宣傳上還巧借紮龍之名,宣稱:璫奈人居生態村位於紮龍自然保護區『腹地』,但比紮龍自然保護區還要『原生態』。

  據李長友介紹,璫奈村後地房子屯已經被列入國家移民搬遷之列。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是禁止一切生產、生活活動的。』李長友說,『一邊在千方百計從濕地移民,一邊卻在加緊時間大搞濕地開發。看著讓人痛心啊!』他接著說道:『我們曾經多次下過通知,要求璫奈濕地旅游區立即停止在紮龍濕地核心區進行的一切旅游開發活動。可是,當地政府置若罔聞,我們也無能為力。畢竟我們不能跨區域執法。』

  退化的資源:

  10年之內緩不過來

  煙筒屯鎮是一個資源型鄉鎮,其優勢產業是畜牧業,佔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的絕大部分,其次是漁葦業、種植業。當地政府的一位乾部說,這些產業都是在『啃資源』。

  現在,濕地旅游業成了該鎮經濟新的增長點,而增長的方式,仍是繼續向濕地資源伸手。

  在這個靠天吃飯的資源型鄉鎮,這一發展思路似乎形成了共識,要實現經濟增長,只有向濕地縱深開發要效益。

  『這樣的做法無疑於自掘墳墓!』專家指出,紮龍濕地生產力的下降與長期以來過度和不合理開發利用有重要關系,而為增加經濟收入可能進一步加大開發利用力度,陷入越破壞越貧窮、越貧窮越破壞的惡性循環。

  而當地社區經濟陷入困境,貧困人口不斷增加,其結果必然帶來更大的環境壓力,使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更加突出,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十分不利。

  據鳥類專家郭玉民介紹,紮龍濕地自然保護區是繁殖地鳥類,與越冬地鳥類不同的是,繁殖地鳥類對人類活動有強烈的排斥性,對人類活動乾擾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特別是鶴類等大型水禽有佔區營巢的習性,每對繁殖鶴的領地要2平方公裡左右,所以更需要大的足夠的生存空間。目前的問題是,人類活動遍布濕地中的每個角落,鳥類生存空間被擠佔和剝奪,直接破壞了鳥類生境和必要的生存條件。

  有關專家學者通過對紮龍濕地綜合調查得出結論:長期的不合理地過度利用加上自然災害,紮龍濕地自然資源嚴重退化,生物資源量平均減少了70%。

  專家斷言:從目前看,10年之內紮龍濕地的魚類資源不會得到恢復;蘆葦和羊草資源也不會恢復且可能還要繼續退化。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