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如何穿起沿江散落珍珠 市民游後妙招連珠
2008-08-04 10:08:4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郭春燕 劉潤澤 譚立順 張同 陳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4日訊 感受了猶太新會堂等百年老建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體驗過道外老街巷、老商鋪原汁原味的『原生態』生活,由道裡到道外,從8時到12時,雖然大多時候有旅游車代步,但生活報『走沿江路,品百年文化遺存』哈爾濱一日游的行程還是顯得頗為緊張。2日12時許,我們選擇在道外一家老店——保障街北山酒店解決午餐問題。大家一邊吃著乾腸、小肚、金絲卷等特色熏醬菜,一邊打開了話匣子,如何發掘哈爾濱沿江旅游資源,成了熱烈討論的話題。

  感受:道裡道外連線適合推休閑游

  建議:配套設施得跟上

  『參加生活報這次組織的體驗活動,讓我這個做旅游的業內人士也開了眼界。很多旅游資源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團員』哈爾濱海派旅行社總經理崔丹萍說,現在北京胡同游非常盛行,黃包車、黑馬褂等展示民俗民風的旅游產品非常吸引游客的眼球。『我曾經接待過一個南方團隊,由於航班延誤,凌晨1時纔將他們接回賓館,但客人沒有休息,而是多方諮詢後趕到道外去吃特色燒烤。這件事對我很有啟發,客人有消費需求,我們應該建立完善的配套設施。』

  崔丹萍認為,道裡、道外連線非常適合推休閑游,猶太新會堂、索菲亞教堂、中央大街、道外胡同游、老字號、名小吃等旅游資源豐富,尤其是南二、南三道街的改造很有發展潛力,集納眾多老字號美食,不僅對省外的游客有吸引力,哈爾濱市民也會對這樣的旅游產品有熱情。但不可或缺的是,景觀周邊要有停車場、公共廁所、游客臨時休息場地等相應的配套設施。

  感受:哈爾濱關道讓人期待

  建議:多挖掘景點的故事

  『過去對哈爾濱的了解多來自資料,實際走的地方非常少。生活報做的這件事特別有意義。今後,旅游市場向休閑度假游方向發展是大勢所趨。』哈爾濱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所長王晶認為,如何讓歷史資源變成人文產品是個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旅游景點的建設,一定要按照旅游市場產品需求來定位,這樣纔容易實現與市場對接。『比如,比較體驗團參觀的猶太新會堂和哈爾濱關道這兩個景點,猶太新會堂給游客的感受非常好,而哈爾濱關道在100年前是清王朝設立的官府衙門,記載了哈爾濱的發展歷程,應該深度挖掘和開發哈爾濱的歷史文化,完善各項服務措施。包括景點的文字說明、開發游客參與項目等。在哈爾濱關道曾住過5任道臺,其間哈爾濱發生了哪些大事、來龍去脈是什麼樣的,都可以成為導游向大家介紹的歷史典故。』

  感受:對道外的感情更深了

  建議:道裡道外要分出特色

  『走過道外的老街老巷和小胡同,品嘗了名小吃,對道外的感情更加深了。』哈爾濱市政協委員、道外區環保局陳惠茹說,作為一座旅游城市,感覺哈爾濱還有很多旅游資源沒有開發出來。『身邊都有哪些遺址遺跡?老街老巷適合開發哪些旅游項目?回去我要搞一個調研,將如何開發哈爾濱旅游市場作為一個研究的課題,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為哈爾濱的旅游發展盡一份力。』

  陳慧茹說,她很早就曾提出有關沿江風景線的問題,現在看松花江道外江畔路和道裡江畔路有著很大的差距,目前政府在日益加大沿江風景線的建設和整治力度。她建議,在沿江開發建設上加以區分,道裡江畔以建築景觀為主,道外江畔以人文風俗見長。

  感受:游歷是一次生動的學習過程

  建議:把有軌電車搬到江畔路

  省龍江劇院副院長吳翔認為,游客去一個景點參觀,就等於是一次學習的過程,應該有所收獲。如果參觀之後沒有留下什麼印象,這個景點一定沒有什麼獨特的地方。隨同體驗團全程感受之後,他認為開發哈爾濱一日游或二日游產品,內容一定要與哈爾濱息息相關。『猶太新會堂作為哈爾濱的景點非常有特色,給體驗團成員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宣傳力度再大一點就會更好;道裡區文化宮(原哈爾濱車輛廠文化宮)如果能將有關中東鐵路、車輛廠的發展歷史充分展示出來,意義就更大了;哈爾濱關道是需要政府加大力度開發的,現在佔地面積比較大,但是真正展示的內容相對較少,游客了解的內容不多,如果再深度挖掘一些歷史文化內容會比較好。』吳翔說。

  說起沿江游,吳翔還有一個『奇思異想』:如果把果戈裡大街上閑置的有軌電車,挪到改造後的江畔路上,既方便一日游的游客,也方便了消暑休閑的市民,還會很好地盤活有軌電車,使其能夠自食其力,一舉多贏。


 

  感受:老建築修得太新了

  建議:打造『道外中央大街』

  傘國新是一名普通的下崗職工,但對哈爾濱的建設卻十分關心。去年,哈爾濱市政府人民建議征集辦向全市市民征集建議時,他曾經騎著自行車走遍哈爾濱,寫出了80多頁的建議。

  走過猶太新會堂,擅長裝修的傘國新認為,猶太新會堂的外部裝修顯得太新了,在磚的顏色、漆的選擇等細節處理上還不夠。但裡面的猶太人歷史文化展卻很有風格,展覽不是用圖片直接掛在牆上、把實物擺在玻璃櫃子裡展示,而是將牆壁設計成建築一樣,將圖片、雕塑和實物等錯落有致地放進去,效果十分好。

  『去年人民建議征集時,一位道外居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我也很贊同:修復道外北七道街航站樓的航標燈和大鍾表,徹底整治北七道街,把北七道街建成道外的中央大街。這樣就會再造一個城市景觀。』

  感受:道外美食令人難忘

  建議:盡快改寫哈爾濱一日游產品

  『一天的體驗游覽,我最推薦道外的飲食文化。南崗、道裡時尚氣息濃厚,給人一種大都市的感覺,生活相對比較緊張。而道外呈現的則是平民生態,古老的電影院、百年老鋪、獨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充滿濃郁特色的老街老巷,生活輕松沒有壓力,非常適合開展都市休閑旅游。「哈爾濱的一日游」旅游產品應盡快改寫,讓省外游客再來哈爾濱,不僅僅是游覽秋林、中央大街、索菲亞……』本報太太幫成員李靜波說。

  『我曾見孩子拿回家一本名為《走進哈爾濱》的教科書,書中描述的內容多為近年來的新景觀,但有關哈爾濱的歷史文化內容卻涉及較少,建議有關部門改寫這本書,多增加一些歷史人文的東西,讓年輕人從孩提時代就了解我們的城市。』

  感受:哈爾濱市旅游資源不比南方差

  建議:通過網絡多渠道宣傳

  『我逛過南京小吃一條街,也去過烏鎮、周莊。其實,哈爾濱的旅游資源不比南方差,關鍵是宣傳促銷意識不強。』本報太太幫成員王敏說。『幾年前我也曾隨團參加過「哈爾濱一日游」,但是感覺非常不好,在俄羅斯購物店裡停留很長時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日游。有朋友來哈爾濱玩,我向他們介紹的景觀也與十年前沒什麼兩樣。今天,看到哈爾濱還有這麼多可玩的地方,真覺得不開發很可惜。哈爾濱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我們完全可以開發具有真正意義的一日游線路。如今,很多人外出旅游,都是通過網絡來了解一個地方的旅游信息,所以,我們也應該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的宣傳方式,讓更多的游客了解哈爾濱。』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