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人民網]黑龍江大面積推廣十大高產栽培模式
2008-08-25 10:12:55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5日訊 當前,黑龍江省深入實施『科技興糧』戰略,加大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力度,通過創新高產栽培技術模式、發揮載體作用、開展合作共建和實施標准化生產等措施,加快技術推廣的步伐,提昇技術推廣的層次。這是記者從近日在我省召開的北方秋糧生產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

  據省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近幾年我省糧食生產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但制約糧食持續增產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也逐漸顯現:我省地處高寒地帶,熱量不足仍是制約糧食生產的瓶頸;全省春旱又呈逐年加重態勢,抗旱保種壓力越來越大;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轉移輸出,糧食生產粗放經營問題日益突出;隨著農業基礎建設的加強和新品種的應用,原有的一些農業技術已不適應生產發展需要,亟待突破創新。

  為此,我省提出走依靠科技進步、內涵挖潛的糧食增產之路,對單項技術綜合組裝配套,探索建立適於不同作物、不同積溫帶、不同區域的高產栽培技術模式。今年,全省推出了玉米小壟密植、通透密植栽培,大豆窄行密植、『壟三』栽培等五大糧食作物十大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推廣面積達8050萬畝,比上年增加3000多萬畝。其中2919萬畝的高產創建區域,預計平均畝產比上年提高10%以上,增加糧食產量10億公斤以上。

  為加快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我省發揮農技推廣體系、各類農民協會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作用,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提高農民的自我服務能力。同時在全省開展科技合作共建、場縣合作共建和園區合作共建。組織農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農技推廣機構,開展院(校、站)與縣(市、區)農業科技合作共建活動,今年該活動已覆蓋了全省67個縣(市、區);全省場縣共建已擴展到43個縣、85個農場;省、市、縣三級建設了135處標准化核心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免費向農民開放,到各園區參觀的農民達350多萬人次。

  此外,我省還將農業標准化貫穿於糧食生產的全過程,通過培訓農民,嚴把投入品、整地、播種、施肥、管理、農時等關鍵環節,以農機化帶動標准化等方式,努力提高技術到位率。今年,全省生產用種的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機械精量播種面積突破1億畝。

  另據了解,今年,省財政安排農業科技專項資金4000萬元,安排糧食高產創建工作經費500萬元,重點支持各高產創建點的新品種應用和新技術推廣。同時,農業開發、土地整理等各類涉農資金也向農技推廣傾斜,僅用於農業新技術推廣的農業開發資金就達到1億元。這都為我省農技推廣提供了保證。(記者黃春英)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