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7日訊 哈爾濱市消協近日發布今年第五號消協警示,分析今年上半年投訴案情,預存款消費糾紛擴展到哈爾濱市各類服務行業,商家帶著消費者存卡餘額停業消失案件越來越多。市消協建議有關部門出臺專項管理制度。
市消協調查,哈爾濱市上半年此類投訴案件已達37起,比去年和前年同期分別增加16起和5起。投訴的類型分別有:服務幾次後,商家突然蒸發;消費者花高價錢,接受的是劣質產品及服務;丟失不易補辦,拒絕退款;不平等條款,商家玩文字游戲;虛假宣傳,承諾不兌現。
涉及的行業已從美容美發、洗浴中心、洗染店等延伸到餐飲娛樂、洗車行、修鞋店等,充斥各種服務行業。分析案情發現,商家推出消費卡吸引消費者,並給出較大折扣,吸引消費者接受。由於預付款消費是先付款再消費,時間跨度長,消費者無法預料商家在經營中的變故,因此一旦遇到商家欺詐行為,消費者無法及時挽回損失。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對從預付款消費服務形式上昇到欺詐行為沒有相應的法條規定,處理投訴,只能根據《消法》來調解,達不到有效的規范目的。
市消協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對這類預付消費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大額預付消費的商家簽訂先行賠付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特別是明確消費卡有效期、違約責任及賠付方式及終止服務消費卡轉讓等限制性約定內容,從制度層面上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