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牡丹江市圖書信息資源共享 發揮公共文化機構作用
2008-11-06 09:32:3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樹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6日訊 『我的借書證是3月份和媽媽一起辦的。』10月23日,在牡丹江市圖書館三樓少兒外借處,立新小學六年級學生張鶴柳正在借閱漫畫書《阿衰》。她說,她經常來圖書館借閱圖書,因為這裡的書又多又好看。

  牡丹江市文化局副局長王佰貴介紹說,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去年9月,牡丹江市成立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領導小組,通過了《牡丹江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2008~2010年發展規劃》。市圖書館和海林市圖書館加大投入,成立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工程市、縣級分中心,開展各類文化信息服務,不僅使圖書館成為服務基層的知識寶庫,引領科技致富的平臺,而且成為文化資源共享的基地。

  牡丹江市圖書館2005年遷至新館,總面積1.24萬平方米。它在一樓設有面積300平方米、可容納100人的電子閱覽室。館長蔣偉說,他們曾以『十佳讀者』評選、『校園書香情』朗誦比賽、『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征文和演講等活動為載體,引導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營造城市的閱讀氛圍。他們還編印了《參考信息》和《新視點》600餘份,送科技下鄉10餘次,發布農業信息6000餘條,贈送光盤300張,編發種植養殖小冊子280冊,利用共享工程為農民服務。

  通過國家一級圖書館海林市圖書館的共享工程獲取各種科技資料,海林市蔬菜村的農戶靠種植棚室蔬菜出口發了家。菜農孫少偉說:『過去扣大棚用的都是土辦法,成本高,消耗大。通過下載共享工程網站上的《日光棚室溫、光、水、氣、肥調控技術》等視頻資料,我的大棚現在是村裡保溫效果最好的,不管多冷的天,我的菜照樣遠銷俄羅斯。』

  在牡丹江市圖書館二樓報刊閱覽室裡,老年讀者居多,有的在看小說連載,有的在看社會新聞;在五樓的自習室裡更是坐滿了人,有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也有來自社會各界的讀者。『我們館對65歲以上的讀者實行免費,我們以讀者要求為工作中心,讀者需要什麼文化信息,我們就提供什麼文化信息。我們館每年除購進將近600種報刊之外,還購進1萬冊左右的新書,現在館藏圖書已經達到了33.4萬冊。』蔣偉介紹說:『自習室裡的環境也很適合讀書。我們去年接待讀者達22萬餘人次,日平均接待讀者700人次。』

  為了更好地體現圖書館的公益性和服務性,牡丹江市圖書館和有關部門在該館六樓報告廳設置了『人文公益大講堂』,先後舉辦了『知心姐姐』盧勤的《孩子你真棒》和《雕刻時光,感悟英語》以及《物權法離我們有多遠》等20多期知識講座,現場聽眾達到了5000餘人。該館先後建立了人民小學教師圖書室、社會福利院敬老圖書室、兒童福利院春苗圖書站等6個圖書流動站,每年為他們送去1000餘冊圖書,定期更換,充分發揮了一個公共文化機構的社會作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