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0日訊 [科學發展新舉措] 以民為本為民服務改善民生——訪省民政廳廳長楊喜軍
記者 印蕾
『民政部門是直接關系改善民生的職能部門,民政工作是最能體現發展成果讓人民群眾共享的重要工作。我們民政部門在貫徹落實發展觀的具體實踐中,就要突出把握以人為本這個核心,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關鍵,切實把民政工作「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的根本職責落到實處,把「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核心理念落到實處,把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心落到實處,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民政工作的職能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體實踐中得到全面提昇。』談起民政部門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省民政廳廳長楊喜軍一語中的。
![]() |
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大興安嶺社區服務中心 |
![]() |
牡丹江市農村低保戶喜領低保金 |
12件實惠民事 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貧困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是民政部門的主要服務對象,楊喜軍介紹說,著眼於為上述群體排懮解難,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民政部門結合工作實際,把『民政為民、寒冬送暖』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載體,通過辦好12件惠民實事,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及時下撥省級補貼資金,加快全省受災群眾倒房恢復重建進度,確保全省倒房困難戶住進暖屋子。
•積極爭取救助資金,2009年1月中旬前下發到災區困難群眾手中。
•應對煤炭價格上漲對城鄉低保對象和低收入人員冬季取暖問題的影響,提高貧困群眾的冬季取暖救助標准。
•在2009年1月開展全省城鄉低保對象、低收入人員的低保金和生活補助發放情況大檢查,確保落實到人。
•解決貧困群體臨時生活補助問題,協調落實相關資金,在春節前發放到服務對象手中。
•在元旦、春節前,組織全省民政系統對所有入住社會福利機構的孤寡老人、孤殘兒童、精神病人進行走訪慰問。
•成立省精神病人傳染病院,協調相關部門在2009年2月以前成立一所省級精神病人傳染病醫院,提高對『三無』精神病人的福利保障水平。
•年底前,對全省解決重點優撫對象生活、醫療、住房『三難』問題進行檢查、評比,督導各地按照新的撫恤補助標准,落實優撫保障金,著重解決好冬季取暖、節日生活等實際問題。
•組織開展獨生子女入伍服現役期間家庭優撫工作。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出臺政策,在2009年2月以前,全面落實對服役獨生子女家庭特別是『因兵返貧』家庭的優撫工作。
•開展為邊防部隊官兵提供優質乘行服務活動。在2009年2月以前,與哈爾濱鐵路局、駐哈鐵軍代處聯合制定出臺為邊防部隊官兵鐵路乘行服務保障辦法,解決邊防一線官兵『出行難』的問題。
•對過往求助的民政服務對象開展『遞一杯水、送一點藥、供一天飯、管一宿覺、買一張車票』的便民服務。
構建五大體系科學發展現代民政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把民政工作融入我省改革發展大局,發揮民政職能,加強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不斷推動民政事業的科學發展,為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服務全省經濟社會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已成為廣大民政乾部的共識,楊喜軍表示,以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民政部門將著眼於建立五大體系,推動民政事業的發展,提昇『民政為民』的水平。
一是立足保障貧困群體的基本生活,推進城鄉低保和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完善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加快慈善事業發展,不斷提高貧困群體的保障水平。
二是立足解決特殊群體的基本需求,推進社會福利體系建設。建好社會福利機構,提高供養對象的保障標准,加快推進社會福利的社會化,著重抓好社會化養老服務,推動社會福利由補缺型向普惠型發展。
三是立足維護優撫安置群體的基本權益,推進擁軍優撫安置體系建設。完善擁軍優撫安置政策法規,加大督導落實力度,切實維護好優撫安置對象的基本權益;推進擁軍優屬工作社會化進程,為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四是立足有序擴大公民政治參與,推進城鄉群眾性自治組織體系建設。加大城鄉社區建設推進力度,不斷提昇社區居民自治水平;進一步規范農村『村務、政務』公開和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強化村級民主決策,使廣大基層群眾的民主政治權利得到更好落實。
五是立足發揮民政公共服務效能,推進專項社會事務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切實抓好民間組織、區劃地名、婚姻殯葬等專項社會事務的服務管理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規范服務、文明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更好的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