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8日訊 2008年,我省農業綜合開發突出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優勢產業集群區、農業科技示范區、生態農業樣板區、合作組織試驗區、新農村建設展示區六大功能區,推進項目區成為現代農業示范區。
我省農業綜合開發把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作為主要任務,積極扶持糧食主產縣發展優質糧食生產,以推進水利化為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節水高效的高標准農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2008年,改造中低產田150萬畝。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5億公斤。
為進一步提昇農業產業化水平,我省農業開發部門積極推進優勢產業集群區建設,緊緊圍繞十大優勢產業選項立項,全省共立產業化經營項目131個,其中扶持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25戶。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可新增糧食加工能力97萬噸、畜禽加工能力920萬頭(只),蔬菜加工、倉貯能力1.46萬噸,年產果蔬4700噸,新增奶牛存欄4900頭、肉牛出欄1.53萬頭、生豬出欄8.1萬頭,家禽出欄640萬只。同時為加快乳業發展,提前啟動了2009年扶持乳業發展項目。
推進農業科技示范區建設,使科技示范作用進一步凸現,如今科技示范面積120萬畝,項目區良種覆蓋率100%。繁育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高產、高效、抗逆性強新品種54個,推廣高效種養技術46項,湧現出一批建設標准高、示范作用突出的精品項目。
為促進生態環境改善,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我省農業開發以治理黑土區水土流失為重點,推進生態農業樣板區建設。啟動了15個縣黑土區水土流失治理項目,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完成投資9903.1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6000萬元,完成治理面積34716公頃。同時,采取深松振動技術改良草場,建設優質草場13萬畝。
探索農業經營機制創新,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參與農業綜合開發,促進土地規模經營,推進合作組織試驗區建設。扶持各類合作組織72個,規模經營土地面積124萬畝,涉及農戶12000餘戶。同時,推進新農村建設展示區建設,扶持幫建74個試點村,發展生產性項目104個,探索了產業牽動型、企業拉動型、能人帶動型、協會推動型等多種發展類型的新農村建設之路,村級經濟發展加快,農民收入持續增加,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正在向示范村目標邁進。(編輯:李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