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3日訊 開車車不動、打車打不到、擠車擠不上……這個冬天,在交通嚴重擁堵的哈爾濱,一群『走班族』快樂地行走在街路上。安步當車,風景這邊獨好,因為堵車,許多市民反而找到了更加健康的出行方式。
開車開不動,我步行上班
21日,哈爾濱市多條主要乾道的交通嚴重擁堵。8時許,在哈爾濱市道裡區經緯街附近上班的陳瑩走出家門,這是今年冬天她第三次步行上班,從安和街出發,陳瑩用了20多分鍾的時間走到了單位。『今天早晨單位9時准時開會,平時開車上下班,這幾天路上堵車太嚴重,開車很耽誤時間,所以我提前一個小時出門,步行到單位。』陳瑩對記者說,平時出門就開車,鍛煉的機會也不多,突然走路上下班也不太習慣。路面滑不說,第一次沒戴帽子,凍得耳朵都紅了。當天因為有了經驗,陳瑩身著厚重的棉服,全然不懼凜冽的寒風。
22日清晨,哈爾濱紅軍街上,到處可見放棄乘車徒步上班的人群。首席記者張清雲攝
打車打不到,我不走都不行
21日18時許,記者在哈爾濱市道裡區田地街附近看到,在哈爾濱市某單位剛下班的李女士和同事結伴步行准備回家。『我家住在道裡區建國街,以前經常打車上下班,這幾天路上的車不好打,公交車又擠,前幾天因為等不到車耽誤了很多時間,所以我和同事一起戴好圍巾和帽子每天步行上下班。』18時許,記者在地段街、尚志大街一帶步行發現,路上沿街單位許多員工出門後結伴步行,並沒有打車的意思。
堵車應生『走班族』
22日8時許,記者在新陽路、通達街、建國街附近看到,路上的行人明顯比以前多了許多。9時許,在道裡區霽虹街附近,剛剛走到單位的田某對記者說:『這幾天哈爾濱市的交通實在太堵了,一想到出門就頭疼,所以上下班就只好步行,這是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市民董志對記者說,『走班族』最初可能是一些住得離單位比較近的人們不想坐車,於是走路上下班。後來,族群漸漸擴大,有些人甚至每天步行一個多小時上下班。走班的原因也不一而足,大部分人是希望通過步行上班的同時鍛煉身體。雖然他們走路上班的出發點不盡相同,但通過這種方式都獲得了心情的愉快和身體的放松。『走班族』通常會在辦公室准備好運動裝和與之搭配的運動鞋。而到了冬天,羽絨服和防滑鞋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收獲:健身祛郁悶越走越精神
『不管是雨雪天,還是三九天,我常年徒步出行,我已經把步行當成了一種健身的方式。』哈爾濱市市民王強對記者說。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人已經把步行出行當成了一種簡單有效的健身方式。
王強說,步行是一種既簡單有效,又能增強體質的運動,步行健身法不但能夠使人體氣血流通、活動全身關節筋骨,還能消除抑郁、苦悶等不良情緒,讓人每天都神采奕奕。
在哈爾濱市某機關工作的欒先生平時也經常采取步行的方式健身。欒先生說,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每天平均會走3000—4000步路,而最新的調查顯示,要想保持身體健康並達到最理想的狀態,每人每天應該走10000步。顯然,步行上下班是達到這個目標的最簡捷方法了。『只要每天比平常早起半個小時,穿著舒適的鞋走在路上,我們就能達到健身的目的,何樂而不為?』欒先生說。
體驗:坐車20分鍾步行15分鍾
開車的想棄車而走,能走路的當然不坐車。21日,記者體驗了一次步行出門。從哈爾濱市遠大購物中心走到地段街1號15分鍾,而在堵車時,這一路段乘車要花費20分鍾。
21日,記者加入到步行大軍的隊伍。14時許,記者從遠大購物中心門前出發,沿果戈裡大街向地段街方向走去。此時,果戈裡大街上的車已經寸步難行。記者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如果不堵車,駕車從遠大購物中心到地段街需要五六分鍾。記者步行這段路程一共花了15分鍾。該地段的一位交警告訴記者,如果遇到嚴重擁堵,坐在公交車上,這一段的路程大約要花費20分鍾,也就是說,在堵車的狀態下,步行比坐車還要快。
21日16時,記者乘坐一輛出租車,從地段街1號去向哈一百方向,僅地段街一帶就『爬行』了大約20分鍾,而從地段街1號步行走到哈一百,只需十分鍾即可。
擁堵路段沿街商家受益,手套銷量翻了三四倍,防滑鞋等格外受寵——
堵車:助力『步行經濟』
春節前接連幾場大雪降臨冰城,路上車多人多、雪後路面濕滑,造成哈爾濱連日出現交通大擁堵現象。一些步行的行人紛紛戴上手套,穿上羽絨服、防滑鞋,使得擁堵路段沿街商家因此受益。擁堵的交通助力冰城『步行經濟』。
21日9時許,記者在南崗區的大世界商城看到,賣帽子、圍巾和手套的櫃臺前圍了許多顧客,營業員熱情地向顧客介紹、推薦著自己的防寒保暖商品。營業員王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兩周,哈爾濱市連續下了幾場大雪,且冰雪節開幕以及春節臨近,再加上這幾天堵車,許多人打不到車在外面站得久,有人乾脆步行,所以手套、圍巾和帽子特別好賣,以往每天只能賣二三十副手套,現在每天能賣七八十副。
10時許,記者在建設街鞋城和哈爾濱鞋業市場等銷售鞋類的商場走訪時發現,這幾天大雪過後,路面特別光滑,許多步行出行的市民十分不方便,因此能在大雪天裡安全行走的防滑鞋成了市民的新寵,很多市民聚集在各種品牌鞋專櫃前挑選既保暖又防滑的棉鞋。據某品牌防滑鞋專櫃營業員介紹,近一兩周雪大路滑,該品牌的鞋特別好賣,很多兒女來為父母選防滑鞋,也有一些是帶著父母親自來試的,每天的銷量比前段時間增加三四倍,每天能賣二三十雙。記者在建設街鞋城某品牌鞋專櫃看到,專櫃貨架上的鞋已所剩無幾,鞋的號碼已經不全。一對母女想買兩雙鞋,因沒有她們能穿的號碼,只好無奈地離開。營業員告訴記者,專櫃還剩20多雙鞋,號碼也不全了,且廠家也已斷貨。
21日下午,記者走訪道裡區的中央商城和百盛購物廣場以及專賣店發現,大雪並沒有擋住人們購物的腳步,羽絨服賣場裡聚集了很多消費者。營業員告訴記者,這兩天接連下雪,市民在購置年貨之餘,紛紛前來購買御寒的外套,每天的銷量比平時多幾十件,大雪讓羽絨服又紅火了一把。據某商場的銷售經理介紹,入冬以來,羽絨服的銷量一直平平,僅是老人和兒童購買得多些。這兩天,購買羽絨服的年輕人明顯多起來,總銷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二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