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經歷慢生活:交警部門市民熱盼建三環疏堵
2009-01-23 16:09:0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劉繼斌 王永志 高中華 李偉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城市建立交橋可緩解交通擁堵。記者魯明攝

  東北網1月23日訊 三環路位於城市邊緣,是溝通道裡、道外、南崗、香坊、松北五個區並通江北的城市快速路,其中除化工路、電碳路、新山街,以及龍江電工廠地區內的路網可加以改造利用外,其他地段均為新建道路。沿線與哈大、哈黑、哈伊、哈同、哈城、哈阿、哈五、京哈、哈雙南、哈雙北、機場高速路等出城公路相交,並需跨越鐵路正線五條、專用線三條及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和松花江。

  三環路建成後將分流車輛緩解擁堵

  究竟三環路的建成能給哈爾濱市交通帶來哪些變化,會在多大程度上緩解交通擁堵狀況,記者今天采訪了哈爾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處負責人。

  據介紹,受哈爾濱市現有路網結構的制約,二環路已經無法滿足市區內超飽和的交通流量,而哈爾濱市率先建成使用的四環路,卻無法對城區內的交通擁堵帶來太大的幫助。因為市區車輛不會繞遠去走四環路,而且四環路還會對過往車輛收費,這就更加制約了車輛選擇該路段行駛的理由。在這樣的交通現狀下,哈爾濱市驟增的車輛對三環路的需求就顯得更加重要。

  因為沒有三環路,大多數過境車輛只能從哈爾濱市中心區穿行,這無疑增大了市區的交通壓力。如果三環路建成投入使用,那麼哈爾濱市中心區的企業、貨站、物流中心等都會隨之外移,自然就減少了市區的巨大交通壓力。而且三環路周邊企業形成規模後,相關的居民區、商業區、客運站也都會向市區外移,城區車輛自然大范圍分流,堵車現象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業內人士表示,解決哈爾濱市堵車,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靠三環路、二靠地鐵,但地鐵施工期較長,有關部門應著手抓緊對三環路的建設施工,以盡快讓哈爾濱市交通不再梗阻。

  三環路江北段已經基本竣工江南段今年招商引資

  對於不少市民期盼的哈爾濱市三環路的建設情況,22日,記者從哈爾濱市建委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市三環路江北段已基本竣工。今年,將對三環路江南段進行招商。

  據了解,三環路全長66.25公裡,分為西線、南線、東線和北線等4個部分,連接哈爾濱市道裡區、南崗區、道外區、香坊區及松北區5個行政區、10個開發區或出口加工區。主要工程包括建設兩座跨松花江特大橋、9座大型互通立交橋、3座高架橋、7座鐵路跨線橋或下穿地道、7座路線橋、60座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橋。三環路設計為城市快速路,行車速度為80公裡/小時,道路橫斷面為四幅路。

  22日,哈爾濱市建委副主任郭立傑告訴記者,目前,哈爾濱市三環路江北段已經基本竣工,三環路江南段除哈阿立交橋外,其餘工程尚未開工。今年,三環路江南段將進行招商引資。

  專家為擁堵開方

  哈爾濱市交通擁堵的成因較為復雜,解決的方法並不是單一的答案。有的專家認為,重新規劃布局路網結構可解決冰城堵車;也有的專家認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可讓更多的人放棄開車,緩解交通壓力;還有的專家認為,及時清冰清雪,可讓車輛在城市的道路上跑起來……22日,多位專家紛紛為冰城交通擁堵開出了『方子』。


 

  科學規劃合理的路網結構

  劉寶義:增加主乾道數量

  哈爾濱交通局高級工程師劉寶義分析認為,目前,哈爾濱市交通出現的交通擁堵,主要受哈爾濱市歷史遺留的路網結構制約。哈爾濱市的路網被鐵路和『一江三河』(松花江、馬家溝、信義溝和何家溝)分割,道路的相對可達性較差。比如,連通道裡區與道外區的街路只有4條,實際上真正能達到有效通行的只有友誼路、田地街和石頭道街,而從江南到江北只有公路大橋一條道。按照城市路網設計規劃要求,每隔1.5-2公裡之間就應有一條主乾道,而哈爾濱市目前的主乾道數量卻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重新規劃建設哈爾濱市的道路,改變哈爾濱市的路網結構勢在必行。

  趙永平:構建立體式交通

  黑龍江工程學院趙永平教授說,哈爾濱經常出現交通擁堵和堵車,主要原因是主乾道上的平交道口太多,中心區交通已經無法滿足驟增的機動車通行的需要,路面上的車行速度上不來,就會造成交通擁堵。以南崗區的李范五花園轉盤道為例,無論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還是下雨、降雪的自然天氣,李范五花園轉盤道都會堵車,同時造成附近的文明街、文府街、文昌街等街路出現交通擁堵。而在李范五花園轉盤道設置信號燈的做法,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

  趙永平建議,最好橫跨李范五花園轉盤道建跨線橋,這樣形成立體式交通,可以有效緩解市中心的交通壓力。

  『公交優先』,何時優先?

  蔣明遠:確保專用道暢行

  哈爾濱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委員蔣明遠認為,如果大家都乘坐公交車出行,可以極大限度地緩解路面的擁堵現狀,然而一直倡導的『公交優先』卻形同虛設。

  蔣明遠建議,公共交通專用道就是為公共汽車使用,而不允許其他車輛行駛的車道。其目的在於給公共汽車較高等級的專用權,提高公共交通車輛的行駛速度,縮短運行時間。要使公共交通專用道發揮應有的作用,不僅要有相應的配套設施,在管理和使用上也需要制訂合理的政策措施。對於侵入公共交通專用道的車輛要進行處罰,同時,要采用有效的、經濟的分隔方式將公共交通車輛與其他車輛分離,以保證公共交通專用道的暢行。建議交警部門對佔用公交車專用道的車輛進行嚴管、嚴罰。

  高金鵬:優先還需財政扶持

  省政協委員高金鵬建議,公共交通應屬於公益事業,而不是營利單位,只有司乘人員的待遇提高了,就會在提高服務上下功夫,老百姓就能夠得到優質的服務。此外,城市的公交要想大力發展,財政部門應給予大力的扶持。他還建議,發展支線網絡的交通,建立良好的換乘系統。適度發展小運量便捷公交,使公交服務覆蓋至門前街巷。建立合理的公共交通運營機構,確保公共交通能保持長期的高質量和可靠的服務水平。

  解決『清雪易清冰難』現狀

  劉寶義:清冰更應及時

  哈爾濱市交通局高級工程師劉寶義認為,哈爾濱市相關部門能夠做到以雪為令,將路面積雪及時清理,但從現行的效果來看,街路冰雪得到了清理,但道路濕滑的問題並未解決。此外,哈爾濱市車輛使用的都是乙醇汽油,車輛尾氣中的水汽滴灑在路面上,形成了一層薄冰,也造成車輛行駛艱難並造成交通擁堵。

  劉寶義建議,大雪過後,不但要及時清雪,還必須及時清冰,這是解決城市道路擁堵問題的關鍵。清冰雪時不能留死角,同時解決街路排水系統不暢問題,讓雪融化後雪水及時排走,避免淤積在路面上結冰。另外,建議哈爾濱市車輛在冬季減少使用乙醇汽油。

  陳國民:清冰講點科學

  據哈爾濱市城管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辦公室主任陳國民介紹,每次降雪後,主要先清理一、二類街路,環衛工人通常會清理乾淨,也不會結太多的冰。而今年降雪周期比較密集,路面積雪無法得到徹底清理,殘餘的積雪被車輛碾壓後而結冰。環衛部門也考慮過清雪後及時清冰,但清冰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依靠人力,且工作量特別大。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多組織人力及物力,重視起冰城街路的清冰工作,並盡快摸索出一套科學有效的清冰方法,做到既有效率效果又不破壞街道的路面。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