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5日訊 自銀行開始受理7折房貸優惠申請後,哈市很多貸款者因有過不良個人信用記錄被拒之門外。如今市民貸款買房、銀行卡申請、成立公司、出國留學等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良好的信用記錄。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截至去年,我省已經為1042萬人建立了個人信用檔案,約佔全省人口總數的1/4。這個檔案將涉及市民經濟生活中的多個方面。
誠信記錄成考核標准
哈市市民孫先生24日一大早就給記者打來電話,他說原本可以申請到的房貸7折利率優惠,卻因自己的疏忽而被拒絕。孫先生於2005年在省內一家銀行辦理了35萬元的房貸,每月都從工資卡中劃固定金額到還款賬戶。然而之後的幾次加息,孫先生由於疏忽忘記往賬戶裡面多存錢,結果造成六次逾期。
不良信用記錄不僅影響市民申請優惠房貸,嚴重的連普通房貸、車貸、消費貸款甚至信用卡都無法辦理。哈市市民劉先生今年1月份到一家銀行申請信用卡,之後被告知由於有過多次信用卡還款拖欠記錄,無法再辦理新的信用卡。之後劉先生又試了多家銀行,同樣被拒。
信用身份證記錄啥?
據了解,我省從2004年開始,對省內自然人的個人信用信息開始征集,到目前已經建立起較完備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個人信用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身份、姓名、家庭關系、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其次是個人的負債情況,包括在哪家銀行貸了多少款、辦了幾張信用卡、每張卡的信用額度是多少等。第三就是在什麼時候還了什麼錢,是不是按合同規定按時足額還款。最後一項就是個人的守法記錄,是否有法院民事經濟案件的判決信息、已公告的欠稅信息等。
個人信用報告不僅是銀行發放貸款、個人能否成立公司的判斷依據,在個人出國留學過程中,很多注重誠信的歐美國家也會要求申請者提供個人誠信報告,信用記錄不達標遭到拒絕的情況常有出現。甚至部分地區在公務員錄用時,個人信用報告也被作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自己的信用要保護好
哈市市民王女士在2008年12月到一家銀行申辦信用卡,卻被告知她在另一家銀行有四次欠款記錄。滿頭霧水的王女士經過多方查詢,纔想起兩年前在一家美容院辦理會員卡時,曾把身份證長期放在該美容院,應該是被盜用了。經過銀行多次核實信息,證實王女士的信息確實是被盜用,為王女士恢復了信用。
業內人士提醒,個人要謹慎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等證件,在向別人提供身份證復印件時,最好注明此復印件只限辦理某項業務,比如僅供購房使用、僅供辦理固定電話使用等,並簽上自己的名字。辦理信用卡後,應了解清楚其免年費的條件及免息期。如個人基本信息發生變動,應及時與銀行聯系進行信息更新,這有助於預防他人進行身份欺詐、冒用。如果市民發現信用報告中有逾期未歸還的欠款,或者其他信用污點,而自己確定沒有發生的,可以這樣解決:直接到錄入信息的商業銀行修改,如果錄入數據的商業銀行不修改,再到人民銀行提出異議申請,由人民銀行督促數據源商業銀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