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公布2008年消費投訴十大案例
2009-03-04 22:26:39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凌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4日訊 (記者 王凌霞) 記者3日從哈爾濱市工商局獲悉,2008年,12315指揮中心共受理各類消費諮詢、申訴、舉報29381條,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132萬餘元。哈爾濱市2008年消費投訴十大案例公布。

  案例一:消費者劉先生在某通信商場購買一款手機,使用不到10天手機出現雜音,消費者找到商場,商場為其更換了一臺新機,在更換7日之內通話雜音依然存在。消費者提出退機,商場卻以超過退機期限和人為使用不當為由拒絕退機。經調解,商家同意為劉先生按照發票價格一次性退清全款。

  案例二:2008年1月3日,消費者陳某通過電視購物訂購了一臺某品牌健身器材公司銷售的價格為1338元塑身踏步機。1月26日該公司的送貨員將踏步機送到陳某家中。1月28日踏步機出現液晶顯示器失靈,塑料軸承破裂等故障,無法繼續使用。陳某向該公司反映要求調換,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後說要研究一下再答復,之後就沒有了回音,1月31日他再給該公司打電話時,電話一直無人接聽。陳某向電視臺反映情況,電視臺稱只負責播出廣告,不對產品質量負責。經調節,直銷店為其調換一臺新的踏步機。

  案例三:巴彥縣農民陳先生在巴彥縣西集鎮農用機械商店購買的3臺山東大豐王牌聯合農用收割機,使用不到15天,就連續出現變速箱、半軸、後橋等主要部件故障問題,要求退貨。當地10餘戶農民購買此類農用機械後在使用過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現故障問題。12315指揮中心接報後,集中受理農民投訴,最終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6萬餘元。

  案例四:2008年6月,消費者李先生在開發區的東方家園購買了一套價格為10288品牌家具,在驗貨時發現床頭處有約30公分長的裂痕,此後,李先生在半年的時間裡多次與經銷商溝通,但商家一直以種種理由推脫。經12315工作人員調解,最終由經銷商賠償李先生2000元損失費。

  案例五: 2008年7月8日,消費者周先生從道裡區某汽車經銷店購買了一臺價值為54萬元的某品牌轎車,行駛不到5000公裡,便出現了變速箱漏油和發動機有異響問題,周先生找到經銷商要求給予解決,當時維修部門答復車沒有問題,屬正常現象。當車行駛至7700公裡時,變速箱漏油更加嚴重了,己達到不能行駛的程度,周先生要求退車,並提出賠償事宜。經12315工作人員調節後,汽車經銷商負責為周先生將車修理好,付給消費者包括車用物品在內的賠償金40000元整,免費保養維修20次。

  案例六:消費者於葉濱於2008年3月在位於我市南崗區教化街49號的精英數碼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購買了一臺價格為4600元的某品牌電腦(未開正規發票),使用半年後,電腦出現黑屏現象,不能正常使用,消費者於先生認為該產品質量不合格,要求退貨處理。12315指揮中心根據事實對雙方進行了耐心調解,最終達成經銷商一次性為消費者於葉濱退清全款(4600元),並向消費者道歉。

  案例七:2008年10月份,女大學生陳某與王某兩人在南崗區購物時,輕信了美容院工作人員關於免費測試皮膚並有贈品的宣傳,來到遠大商務公寓附近某美容院後,分別被服務人員安排到兩個房間,並開始給兩人面部涂抹白色膏狀物,讓她們等到膏狀物自然乾燥後再做測試,但等了近半個小時仍然不見乾,王某提出不做測試,欲離開美容院,請服務人員將膏狀物洗掉,這時一位自稱美容院經理的人出來說,如果不做測試清洗面部需收每人79元服務費,或者購買一套售價300元的『歐萊亞』化妝品,遭到王某拒絕後,房間門口又出現了兩名打手模樣的男子,經理威脅說不交錢就不准離開,也不許王某給別人打電話或報警,後經討價還價,王某花了250元買了一套『歐萊亞』化妝品,對方纔同意其離開,陳某也被迫花250元買了一套同樣的化妝品。 12315指揮中心接經核查,該美容院確實存在強制消費和銷售假冒商品的問題,且無照經營,轄區工商所對該美容院依法進行了處理。

  案例八: 2008年11月初,消費者金某反映,從7月份開始,某通訊公司在沒有征得其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為其開通了短信定餐VIP業務,每月收取資費15元,消費者知情後向該公司反映,無果。12315工作人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終由該公司雙倍退還給消費者金某120元。

  案例九:2008年12月5日,方正縣消費者李女士在道外區某皮草城花15000元購買了一件裘皮大衣,4天後發現,大衣的腰部裝飾物掉落且肩部毛皮接縫處不整齊。李女士通過電話與經銷商聯系未果,便帶著大衣來到12315指揮中心投訴,經查,大衣的確存在質量問題,經12315工作人員約談經銷商,最終按發票價格退貨。

  案例十:2008年12月28日,殘疾軍人張國良先生來到12315指揮中心反映,他於2005年12月1日在南崗區某家電商場購買了一臺價格為11500元某品牌等離子電視機,使用3年後出現故障,維修時發現顯示屏與說明書不符,機體顯示屏為三星品牌,而說明書標注為日本富士通品牌,張先生認為商家存在欺詐行為。經12315工作人員調節,雙方最終達成按發票價格退清全款的處理意見。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