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2日訊 年年修路,歲歲翻漿。今年春季,哈爾濱市區路面的翻漿程度尤為嚴重,影響了公交車輛的通行,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針對翻漿這一頑癥,道橋維修部門和有關專家建議,維修翻漿路可以采取先簡易後徹底的『兩步走』方法,先補後修。
近日,春雨連綿。由於哈市沒對翻漿路面進行簡易維修,翻漿的大坑變成爛泥塘,形成一個一個『陷阱』。
21日7時許,在道外區靖宇大街,一輛大貨車左後輪陷入翻漿的大坑中,車體傾斜,動彈不得(如圖)。據該車司機介紹,他行駛到此處時,看到路面上有一片積水,當時也沒在意,就准備開過去,沒想到水下有個大坑。記者在這裡看到,翻漿路面有百餘米長。
記者在紅旗大街濱河文化園附近看到,約100米長的輔路上到處是黃泥,與雨水混合在一起儼然成了一條『泥河』,車輛駛過後出現了10多厘米深的車轍。而紅旗大街玻璃鋼研究所附近也有4個大坑,坑內滿是積水,車輛紛紛繞行。
香坊區順水街和三輔街上坑窪連片,裂了多個縫隙,像烏龜殼一樣,用腳踩上去,縫隙裡竟溢出稀泥。
家住三輔街附近的高先生告訴記者,門前這條路自從3月份就開始陸續翻漿了,但是一直沒人修,現在越破越多。這幾天下雨,翻漿的大坑就成了『地雷陣』了。而且到處是泥水,每次出門都是一腳泥。
記者在南崗區清明七道街看到,整條街路已經體無完膚,到處是泥,基本看不到瀝青路面。汽車經過時,卷起了許多泥水,行人紛紛躲避,有的行人還挽起了褲腳。
在清明七道街一家飯店門前記者看到,一輛出租車在行駛的過程中,車身突然向右前方傾斜,濺起大片泥水,司機緊急加油,纔駛離大坑。
據駕車途經此地的大眾出租車公司司機董剛介紹,這條街翻漿太嚴重了,尤其是這幾天下雨,根本不知道坑有多深,每處翻漿路面就是一處陷阱,經常發生刮車底盤的狀況。
20餘條公交被迫改道
開春後,哈市部分街路的路面開始翻漿,嚴重影響了公交車輛的通行,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記者從哈市交通局公交管理處了解到,因道路翻漿的原因,有近20條公交線路被迫改道行駛。僅在一個月的時間,哈市公共汽車公交公司就有5條公交線路被迫改道,已帶來數十萬元的經濟損失。
20日上午,記者來到哈爾濱師范大學側門的學興路。據了解,學興路路段北起科大小區,南至紅旗鍋爐廠附近,長約700米左右。記者看到,該段路路面多處翻漿、坑窪不平,大坑套著小坑。下過雨後,很多的土坑中淤積著污水,車輛過後污水四濺。據附近居民王先生說,這條路排水能力差,一到雨季,整條路就變成了『泥水路』。車輛行駛時,顛簸不停,很多人都開玩笑說這段路是『動感地帶』。據203路公交車司機介紹,由於路況太差,車輛開到這個路段後必須要減速行駛,即便是這樣,也經常刮到車底盤,在這裡堵車也是家常便飯。據了解,2002年政府曾經對學興路進行過整修,但由於維護不及時,又變成了這樣。
據哈市公共汽車總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劉駐民介紹,從4月份開始,哈市的部分道路就開始翻漿,致使他們公司的多條公交線路被迫改道。『11路原來走松明街,但松明街的路況很差,公交車無奈改走元士街;但沒走幾天,元士街也不行了,公交車又改走漢廣街。』劉駐民說,11路通行的清明七道街也因為路況差,被迫改走清明三道街。336路公交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在哈雙路楊馬架子路段,這段路路況極差,柏油路全壞了,下雨後道路泥濘不堪,公交車常常陷進去,車輛被刮底盤的事經常發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還有343路、338路、336路、10路這幾條公交線路被迫改線。道路翻漿對車輛的磨損特別嚴重,公交公司損失很大。據劉駐民講,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們汽車公司的336路公交車的變速箱已經拖碎了5、6個,車體也嚴重刮傷,底盤也壞了很多,損失達幾十萬元。市區的4條線路也因路況不好,一個月的時間花費了三四萬元。以往三年一整修的公交車車體,現在半年就得整修一次。
據哈市交通局公交管理處統計,因道路翻漿,現已有近20條公交線路被迫改道行駛,其中市區有七八條,郊區十餘條。地鐵封道也有56條公交線路改道通行。
哈市公交企業呼吁,相關部門應盡快想辦法將路修好,如果條件不足,也應該對翻漿路進行基本養護,達到車輛通行條件,以免影響市民出行。
治理只需『兩步走』
針對翻漿路太多影響交通的問題,道橋維修部門和有關專家建議,維修翻漿路可以采取先簡易後徹底『兩步走』的方法,在盡量減少對通行的影響基礎上采取先補後修的辦法。
哈市道橋部門3月上旬曾對出現翻漿的紅博地道橋出口、文昌橋下橋等路段進行了簡易填補,使這些路段交通順暢得到了保證。道橋專家也表示,在翻漿之初對這些翻漿路面進行簡易維修,待天氣轉暖後再徹底維修,就不會出現翻漿路無人管,嚴重影響通行的現象的發生。
哈爾濱市紅博地道橋出口、文昌橋下橋處3月初就開始翻漿,這兩處翻漿面積都超過了20平方米,嚴重影響了車輛通行。哈爾濱市橋梁管理所發現翻漿後立即派出兩支維修隊伍,分別對這兩處翻漿路面進行了簡易維修,把翻漿的路面剔除,用步道板鋪平,保證了車輛通行。而且每天巡視一次,把壓壞的步道板及時更換,目前這兩處路面沒有發生通行受阻的情況。
產生道路翻漿的基本原因是春季路面表層開始反復融化,雪水或雨水滲入路面,而深層基礎還在冰凍,造成路面嚴重透水,而水分無法下滲,使路面基礎板體破壞,強度降低,經車輛反復碾壓,路面出現碎裂、脫皮並翻漿。
進入3月份後,雖然路面表層已經融化,但是道路基礎還在冰凍。這時無法對翻漿的路面進行徹底維修。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就會影響車輛通行,而且越壞越多。
哈工大市政學院的一位教授指出,根據哈市的氣候特點,維修翻漿路可以采取『兩步走』的方法。第一步,簡易修補。出現翻漿之後,就要把翻漿、龜裂的路面剔除,切割成幾何形狀,然後在坑中鋪上黃土、細砂,再鋪上步道板或方磚,然後撒一層細砂,對縫隙進行彌合。要做到翻漿一處,處理一處,簡易修復一處。第二步,徹底維修。一般年份,4月末道路春融期基本結束,進入正常道路維修階段。把步道板和道路基礎一並摳出,重新鋪設道路基礎,最後鋪設瀝青混凝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