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2日訊 去年,報紙曾對哈爾濱城市周邊濕地遭嚴重破壞的情況做過大量報道。有關部門也曾提出,將大力實施濕地恢復工程,時隔一年,記者再次踏訪發現,情況仍然不盡如人意。
去年春天,記者曾用時半個月,調查走訪了包括長嶺湖、呼蘭河口濕地等在內的哈爾濱城市周邊濕地,其遭嚴重破壞的慘狀讓人唏噓不已。去年,哈市有關部門提出,哈爾濱將大規模實施濕地保護工程,恢復濕地三萬公頃。但時隔一年,記者再次走訪時,卻發現由於資金等多方面原因,濕地恢復工程進展緩慢,濕地變『失地』狀況仍令人擔懮。
長嶺湖還沒有詳細規劃
素有『哈市西郊空調』之稱的長嶺湖,是哈市近郊僅存的一塊天然水面,曾擁有可保護濕地1萬畝左右,2004年,長嶺湖水面全部乾涸。
日前,當記者再次來到長嶺湖時看到,這裡的情況幾乎沒有什麼改觀。前幾年,湖底曾被附近的農民種上了莊稼,今年沒有種莊稼,但乾涸的湖底到處都充斥著散亂的垃圾。
附近食雜店的店主鄧女士告訴記者,這幾年,一直說要向湖裡注水的,天天盼啊盼的,到現在也不見有任何動靜。
哈爾濱長嶺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德明告訴記者,去年就打算著手規劃設計,但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需要處理,所以一直等到現在。他說,初步擬定了幾個方案,但還沒有詳細規劃。至於何時動工,目前不好說。
呼蘭河口資金沒到位
2008年1月,呼蘭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被批准為省級保護區。2008年年底,國家林業局對該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批復。由於資金還沒有到位,因此項目還沒有實施建設。
日前,在呼蘭河口濕地記者看到,由於大頂子山蓄水,去年還能見到的濕地塔頭已被淹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要等到7、8月份水退後,塔頭方能顯露出來。
然而在呼蘭河口濕地中間的一些小島上,記者看到仍有人在挖沙;岸邊不時可以看到捕魚的漁民,漁民所用的工具都是絕戶網和地籠等,還有些漁民甚至壘起了灶臺,儼然把這裡當成了家。
黑魚泡正制定保護性規劃
位於城鄉結合部的黑魚泡,當時由於人為的開荒種地、挖塘養魚、私建濫建,100多萬平方米的濕地,現在只剩下30多萬平方米。隨著群力新區的開發建設,這塊濕地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相關部門調整規劃,將對這塊濕地采取保護性開發,把這裡建設成大規模的城市濕地公園。
記者在現場看到,乾涸的濕地周邊,環境已經得到清理和日常管護。據了解,目前濕地保護性規劃方案正在制定中,將通過向濕地注水、引水等方式,恢復失地原始面貌,黑魚泡有望成為群力新區又一道亮麗風景。
搶救濕地要和時間賽跑
2008年,哈市曾提出,進入大規模濕地保護實施年,將完成『一圈一園一區』(一圈:環哈爾濱都市生態功能圈;一園: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一區:呼蘭河口省級自然保護區)的規劃和項目實施工作。
記者從哈市林業部門了解到,目前,只有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白魚泡濕地公園、金河灣濕地植物園在建設,其餘的大都因為規劃沒有出臺、資金沒有落實到位等尚未開工。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聶紹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恢復濕地應盡快盡早,時間拖得越久,越不利於濕地功能恢復。
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金河灣濕地植物園、白魚泡濕地公園便是這方面的一個范例。記者在走訪這些濕地時看到,經過積極的建設和養護,這些濕地公園裡已經是江鷗翔集,綠樹搖曳。金河灣濕地植物園附近的居民說,從去年開始,很多多年不見的鳥類都飛回來了。
哈爾濱市林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部門只是濕地恢復工程的主管牽頭部門,具體實施和執行應該是濕地所屬的相關部門負責。恢復濕地要退耕還植,取締破壞性工程,恢復原始生態,需大量的資金投入。近年來國家、省、市投入一定資金恢復濕地,但遠遠不夠。應盡快、盡早地規劃、論證、上報審批,爭取將現有濕地納入國家或省級保護區。同時對現有濕地做好保護工作,避免進一步遭受破壞。
鏈接
--5月9日《濕地成『失地』速度驚人》
--5月26日《長嶺湖乾涸四年亟須補水》
--5月13日《哈爾濱今年將搶救性恢復濕地3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