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5日訊 佳木斯市針對學習實踐活動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四個方面問題,采取相應措施,確保了全市學習實踐活動紮實推進,有效開展。
1、解決好特殊情況黨員的組織問題,消除學習實踐活動的『空白點』。對特殊情況黨員采取了『五學』措施。一是對離退休、不在崗黨員實行『上門幫學』。由社區黨組織負責組織,對6872名離退休、不在崗黨員采取送學習資料上門的辦法,由專人定期深入幫學對象家中進行輔導;二是對流動黨員實行『遠程送學』。對2582名流動黨員,由黨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確定聯系人,主動與其聯系並組成幫學對子,通過寄發信函和電子郵件等方式給流動黨員提供活動方案和學習資料,流動黨員寄回學習心得和意見建議的『雙寄』辦法,讓他們參加活動,現已寄發學習資料5000多份,征求意見建議4000多條;三是對中省直部門實行『聯動促學』。主動與15個中省直部門取得聯系,並同其上級主管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共同組織開展好活動;四是對認識不清、存在『厭倦』心理的個別黨員實行『談心引學』。廣泛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從思想上進行正面引導,各級黨員領導乾部開展談心談話1000餘人(次);五是對軟弱渙散、作用發揮不好的基層黨組織實行『邊整邊學』。通過分類指導,對癥下藥,綜合整治,對54個基層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調整班子成員43名,解決影響活動開展的問題36個。
2、解決好學習與實踐的聯系問題,防止理論學習與主題實踐『相脫節』。著眼於突出學習實踐活動的地方特點和實踐特色,開展了以『凝心聚力投身十項重點工程,執政為民推動科學跨越發展』為主要內容的『走進群眾』主題實踐活動,采取了解民情『訪談式』、問計於民『調研式』、關注民生『幫扶式』、執政為民『服務式』和共駐愛民『共建式』五種方式走進群眾,具體做到『五帶五解決』,即:帶著宣講教育的熱情,著力解決好凝聚科學發展合力的問題;帶著體察民情的責任,著力解決好真實反映群眾意願的問題;帶著征求意見的誠意,著力解決好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的突出問題;帶著訪貧問苦的真情,著力解決好關乎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帶著問計獻策的任務,著力解決好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問題,在學習中推動實踐,在實踐中深化學習。針對『走近群眾』活動中了解到的創業就業難問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了『春風行動』、『送崗位進鄉村』等系列活動,組織省內外420家用工企業來佳木斯招聘,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已發放小額擔保貸款844萬元,實現城鄉新增就業28458人,開展各類就業培訓18754人,各級黨員乾部幫助基層解決發展難題1000多個,幫助群眾辦好事、實事5000多件。
3、解決好開展活動與實際工作的結合問題,做到活動工作『兩不誤』。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在堅持『三個階段六個環節』不變通、不走樣、不落項的前提下,具體學習時間和方式方法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自主安排,把學習實踐活動同應對金融危機、抓好當前各項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做到活動工作『兩不誤,兩促進』。16名市委常委及黨員副市長把分管部門和平時聯系的縣(市、區)確定為學習實踐活動的聯系點,在深入聯系點指導學習實踐活動的同時,同步開展調查研究、同步推進重點工作、同步解決實際問題。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堅持統籌兼顧『兩手抓』,采取『8+1』(8小時工作外增加1小時)、『5+2』(5天工作日外,利用兩天休息日)等靈活的方式,合理安排時間、進度、節奏,既在時間上充分考慮當前工作的安排,又在內容上緊密結合本地本部門發展實際。目前,全市已下撥和籌措備春耕資金27.7億元、化肥26.25萬噸、農藥1182噸、農膜2901噸、種子3.3萬噸,完成水稻育苗面積357萬平方米。今年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億元,同比增長450.4%,增幅居全省各地(市)前列。
4、解決好學習實踐活動的考核問題,避免學習實踐活動『走過場』。將學習實踐活動的目標納入縣(市、區)領導班子與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市直單位領導班子與分管市領導、領導乾部與本班子黨政主要領導簽訂的《績效考核契約書》中,強化了學習實踐活動考核工作的嚴肅性和約束力。抽調60名政治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經驗豐富的處級乾部和處級後備乾部組成20個指導檢查組,分別對應125個單位實行參與式跟蹤考核。通過《簡報》等形式總結宣傳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對存在問題的單位下發《整改通知單》,明確整改內容、時限和要求,進行『點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