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加格達奇區東山社區學習實踐活動紀實
2009-07-01 17:23: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關立民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日訊 走進加格達奇區東山社區,只見鮮花綠草點綴樓群之間,娛樂設施配套完善。老人們在和煦的陽光下健身、閑聊,孩子們在適宜的健身設施上嬉戲。人們在享受美麗環境的愉悅的同時,更加感受到以科學發展觀推進社區建設所帶來的可喜變化。

  近年來,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東山社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著力在增強社區黨組織凝聚力,服務社區百姓上下功夫,譜寫了『為社區謀發展、為居民謀福利』的新篇章。

  一首歌曲,唱出黨員心聲

  『改革開放三十年,科學發展凱歌旋,提高經濟上水平,以人為本不能變;學習實踐發展觀,社區面貌展新顏,為民服務盡職責,再苦再累心也甜』……,這是東山社區黨員崔鳳雲創作的《科學發展觀之歌》,目前已在社區黨員和群眾中傳唱。

  4月15日19時,社區黨工委書記於桂蘭准時敲開了朝陽居民區黨支部黨員志願者程潔英的家門。今年3月初由於路滑不慎摔倒,造成程潔英手臂骨折。為了使她在活動中不掉隊,於桂蘭每天上門為他專門輔導,待傷勢好轉之後,已71歲高齡的她堅持參加集中學習,帶傷參加主題實踐活動。程潔英說,『說實在的,我以前真不知道科學發展觀是怎麼回事,現在天天聽課學習,使我知道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盡管現在退休了,我仍要發揮餘熱,多為群眾做點事』

  為使科學發展觀思想真正在社區黨員群眾中形成共識,社區黨工委積極開展了『六學』活動,即乾部帶頭學、集中培訓學、專題輔導學、討論交流學、典型帶動學、結合實際學,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提高黨員學習的熱情,現今社區黨員乾部每人記學習筆記達到10000字以上,並撰寫了心得體會。路園居民區黨支部退休老黨員鄭雲亭將《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和《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科學發展》兩本書通讀了2遍,以詩歌的形式寫了《締造》和《招手》2篇心得體會。此外,為保證每名黨員都能夠及時深入地學習科學發展觀理論,社區黨工委還從黨員居住分散和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身體狀況的實際出發,突出『分類』學習法。對年齡大、文化程度低、學習有困難的黨員,建立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助學』制度。對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的黨員,組織『送學上門』 20餘次。

  很多老黨員都說,社區真是把工作做到家了,學習科學發展觀是每個黨員的義務,我們一定要把科學發展觀學習好,退休不退崗,思想不掉隊。

  『科學發展觀就像我們社區黨員所唱的那樣,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就是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學習不是目的,為群眾盡職盡責的服務纔是最終目的。』社區書記於桂蘭深情地說。

  一種理念,情向社區民生

  『社區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服務居民百姓的窗口。』這是黨和政府賦予社區工作的使命和職能。

  采訪中,社區黨工委書記於桂蘭對記者說,自社區開展活動以來,我們立足『上為政府分懮,下為百姓解愁,情向社區民生』的理念,著力為百姓謀福祉、辦實事、解難事。

  正像於桂蘭說的這樣,東山社區黨工委把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居民的難當成自己的難,開展了『進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的『四個百家』走訪活動,著力傾聽民聲,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使黨員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主心骨。

  東山社區轄區內80%以上是鐵路家屬區,平房較多。近年來,因鐵路部門體制改革,駐加的鐵路環衛部門對家屬區環境衛生棄管。社區班子成員不等不靠,積極聯系駐建單位、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清理鐵路沿線常年堆積的大垃圾堆6個,清運垃圾近50餘翻斗車。為使鐵路沿線平房區環境衛生差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成立居委會環境衛生管理小組,實行居民自治,收取衛生費,僱用清掃員清掃垃圾,做到了日產日清,從而改善了這裡居民的生活環境,受到居民群眾的好評。

  為此,居民呂麗華自編了表演唱《落實科學發展觀、人民群眾笑開顏》,表達其喜悅之情。歌中唱到,貫徹科學發展觀,全區上下總動員,黨政領導齊參戰,齊心合力治污染;加區政府發號召,吹響治理衝鋒號,為了天藍水更綠,每人肩上扛指標,群策群力解難題,附近百姓樂開懷……

  為使民生問題進一步落到實處,社區還開展了『四個一』活動,即幫助貧困學生做一件好事,幫助下崗職工找一份工作,幫助困難群體解決一個難題,幫助孤寡老人驅散一片愁雲。鐵工居委會低保戶石守民患青光眼和白內障多年,社區多方聯系區民委和民政局籌措資金,並動員社區黨員乾部捐款1000餘元。在其到哈爾濱手術期間,義務照顧其家人,並與院方聯系通過『綠色通道』減免了部分醫藥費。年初以來,通過開展『四個百家』活動,社區已走訪群眾200多戶,為居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80餘件。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