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今年以來,黑龍江省樺南縣出現了一系列喜人的變化,過去無人理會的侵蝕溝、田間地頭成了農民們爭相植樹造林的好地段。不僅如此,農民護林愛林的積極性也空前高漲。而這些變化都是由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引發的,作為黑龍江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點縣,拿到林權證的林農,權清心穩後已經開始在林地經營方面大展拳腳。
從2008年至今,黑龍江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省已經完成林改面積431萬畝,全省林改工作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近年來,國家在部分省進行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改革解決了過去集體林產權不清晰、經營主體不落實、經營機制不靈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問題,解決了制約林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使集體林區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集體林是我省林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省集體林面積約為3390萬畝,佔地方林業用地面積的24%。『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工程造林和從國有林劃出的宜林『兩荒』是構成全省集體林的主體。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我省從2008年起用3年時間完成全省集體林權主體改革任務。任務的核心是在保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確立經營主體,進一步明晰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補償、林權抵押、政策性森林保險等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產權歸屬明晰、經營主體落實、責任劃分明確、利益保障嚴格、流轉順暢規范、監管服務有效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逐步實現森林資源增長、生態環境改善、農民收入增加與林區社會和諧的目標。
2008年6月,由省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全省11個市主管副市長和省林業廳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的考察組,對改革試點省份福建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行考察學習。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借鑒經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為提高林改工作的操作性和實效性,還制定了《黑龍江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今年4月中旬,省政府組織召開全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現場會議,分析集體林權改革面臨的問題、形勢,部署工作。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將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並建立了改革月報制度,適時掌握全省林改推進情況。
今年是推進林權制度改革的關鍵年,全省將爭取完成整個工作量的50%。記者在省林改辦了解到,目前各地林改工作進展不盡相同,一些先期已經開展過試點的市、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效果已初步顯現;在沒有開展試點的地區,勘界和確權發證仍是目前改革工作的重點。目前的情況是,有一定數量的集體林過去已發生了承包或流轉行為,因此理順和規范歷史遺留問題成為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下一步改革中,相關部門將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引導基層組織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案,簽訂統一式樣的承包或流轉合同,保證林改既符合政策和實際,又能經得起歷史檢驗。同時省林改辦將組織和指導集體林主體改革檢查驗收工作,並研究探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