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文廟社區建『七站一家』服務居民
2009-09-25 16:34: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5日訊 寧安市文廟社區按照『積極探索,創新實踐載體,努力辦成示范點』的總體思路,統籌謀劃,深入實踐,從滿足社區居民服務需求入手,全力打造『七站一家』,推動社區服務上水平,使社區居民感受到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豐碩成果。

  一是建設服務居民的『陽光驛站』。整合社區志願服務資源,成立了社區陽光志願者協會文廟社區分會,從黨政機關公務員、社區黨員、離退休人員、社區居民、私營企業等社會各界公開招募志願者636名,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及居民的所需、所求開展各種志願服務。學習實踐活動以來,有880多人次的志願者參與了保護母親河、『城鄉潔淨工程』、淨化樓院小區、黨員治安巡邏等大型志願活動5次,開展了『一幫一』、『多幫一』捐資助學和扶貧解困志願活動17次,結成幫扶對子25對,捐助資金12萬元,使15個特困家庭、殘疾人家庭和貧困中小學生得到救助。

  二是建立服務和關愛弱勢群體的『愛心驛站』。建立『愛心檔案數據庫』,登記社區下崗職工、低保戶、殘疾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特困家庭信息,建立『勞動用工信息庫』,提供就業指導和幫助,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目前,有89人次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立社區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站,為5名80歲以上的老人、4名空巢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醫療救助服務。截至目前已有180多戶社區居民和家庭得到幫助。

  三是建立解決居民實際困難的『服務驛站』。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服務理念,積極為居民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題。針對文廟二區房產樓下水堵塞、停水狀態,社區黨委多次到建設局、排水公司找負責同志進行協調,最後確定由社區乾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幫助收錢來維修,使下水堵塞問題得以很好地解決。目前社區共組織開展為貧困居民送溫暖6次24戶、為城市居民辦理基本醫療保險941人、為城市低保居民辦理了廉租房住房補貼169戶,為育齡婦女送健康40餘人、為年老體弱老人體檢54人次。

  四是建立服務居民醫療的『健康驛站』。整合社區醫療衛生資源,在寧安市眼病專科醫院和麒麟大藥房成立了社區醫療服務站,在眼科、五官科、化驗、B超收費上享受50%優惠,牙科收費享受20%優惠;在古塔大藥房、天龍大藥房等四家大藥房成立了社區藥品服務站,在部分藥品上居民可享受5%—20%的優惠。同時,組織社區志願單位大連社康服務公司對社區居民進行免費檢查和義診,使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緩解。

  五是建立服務居民文體活動的『快樂驛站』。充分利用江濱5萬平方米的中華園健身廣場、江南體育場、居民小區活動室等場所,組建了社區老年秧歌隊、星光藝術團、社區門球隊、太極拳協會、羽毛球協會等文體活動隊伍,開展太極拳、太極劍、羽毛球、健身舞、東北大秧歌等體育活動,舉辦了2期主題為『踐行科學發展觀、共建和諧新社區』的文藝匯演,豐富了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六是建立服務居民提高素質的『學習驛站』。建立了社區閱覽室和社區居民書屋,圖書種類包括文學、歷史、小說、法律、科教、技術等9大類,藏書近5000冊,全天向居民敞開學習的大門,為居民增長知識、提高素質提供了方便條件。根據居民就業需求,與市勞動局聯合開展了『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培訓大會』,有240多人參加了培訓,為下步就業和再就業打好基礎。

  七是建立服務社區穩定的『和諧驛站』。建立民意意見箱,定期收集民意並及時向居民反饋處理意見。定期召開社區居民代表會議,聽取居民意見和請求,解決居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建立社區警務室,成立由41名離退休老黨員組成的社區義務治安巡邏隊,維護居民小區內的治安環境;建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醫保工作站、司法工作站,解決實際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區和諧穩定。以樓院小區為單位,組織居民開展『鄰居節』、『和諧樓院』、『和諧小區』、『和諧家庭』活動,引導居民互幫互助、互敬互愛,共育鄰裡親情,營造和諧共建的氛圍。

  八是建立服務社區黨員的『黨員之家』。深入貫徹和落實『先鋒工程』,開展黨員『安家工程』,為下崗失業、外地流入黨員『安家落戶』。同時,定期開展黨員培訓,為老黨員過政治生日,走訪慰問特困黨員,開展黨內『一幫一』扶貧解困活動,使黨員切實體會到社區就是我的家。在社區老年秧歌隊成立了黨支部,支部成立的第三天,就有2人提出要加入黨組織,來圓她們入黨夢。組織有活動能力的黨員加入志願者協會,參加志願者活動,通過組織黨員認領服務項目,設立『黨員先鋒崗』、開闢『黨員服務區』、開展『黨員奉獻日』等活動,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平臺。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