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市委書記:叫響中俄界江之都 打造旅游品牌
2009-09-28 06:29:15 來源:東方網  作者:劉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方網記者劉亨9月27日報道:今天全國網絡記者龍江行記者團來到了鶴崗市,有幸采訪到了鶴崗市委書記朱清文。

  朱書記介紹說,黑龍江是舉世聞名的大江、界江、名江,地處我國最北端,是我國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國際界江。位於鶴崗市所轄蘿北縣境內的龍江三峽,是黑龍江水將內外興安嶺攔腰『斬』斷形成的三段峽谷,全長45公裡,風光壯麗秀美,生態保護完好。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把龍江三峽評選為『黑龍江最美的地方』,這裡背靠蔥郁的小興安嶺,山色在濃墨中透著淡雅,在清新中透著莊重,水勢時而湍急奔騰,時而平緩開闊,江山如畫,水綠如絹,空氣清新,涼爽宜人,被譽為『南海避寒、北江消暑』的旅游勝地。另外,從文化傳承上,鶴崗江段處於黑龍江中游,既是黑龍江流域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俄、猶三大文明交匯地,肅慎、女真族系在這裡繁衍壯大,對岸的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是除以色列本土以外的唯一猶太人聚居區,中、俄、猶三大古老民族文化交融於此,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這些資源都是我們叫響中俄界江之都,打造國際旅游品牌的優勢條件。

  朱書記指出,近年來省委吉書記到鶴崗視察以後,鶴崗市加大了以界江游為重點的旅游資源開發力度,市委、市政府將『大力發展旅游業』納入全市『建設兩大基地,發展六大產業』的經濟發展總體戰略目標之中。目前,發展旅游業已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識,市委、市政府先後投入近12億元,建設了以『兩峽一島』為重點的100多個景點景區、4條旅游公路及9個星級賓館等服務接待設施,景區建設已漸成體系,還建成展示黑龍江全流域自然、歷史、文化、民俗的綜合性博物館,購置了1艘豪華游輪、2艘小型快艇、4艘中型快艇,保證了從小到八九人、中到五六十人、大到幾百人的江上游覽。同時,我們還通過各種形式開展了界江游推介活動,先後舉辦了6屆『界江游戲水狂歡節』,並連續多年在中央電視臺播發廣告,在國內外逐步提昇了『鶴崗界江游』的知名度。

  朱書記強調,下一步將以龍江三峽、興龍峽谷、名山島『兩峽一島』為龍頭,以龍江三峽游、原始森林游、濕地草原游、邊境風情游為重點,以森林文化、游牧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抗聯文化、墾荒文化、知青文化、礦區創業文化、邊境異國文化為依托,把鶴崗盡快建成具有自然之美、和諧之趣、浪漫之情的黑龍江東部特色旅游勝地。以『龍江三峽、界江之都、生態鶴崗』為形象定位,重點建設四個旅游項目,一是界江觀光,乘豪華游輪、豪華快艇游龍江三峽,在界江之畔漫步興龍峽谷,在名山島看黑龍江流域博物館、樹上人家吃住、水上人家臨風,游一江春水攬兩國三域風情;二是興安避暑,黑龍江、小興安嶺山水風光獨特、秀美,夏季平均溫度19?20℃,在炎夏盡享清涼宜人的『北江避暑』人間勝境,可與『南海消寒』相媲美;三是風情體驗,在游覽自然風光之餘,親身體驗俄羅斯、猶太、鄂倫春、滿、朝鮮等少數民族風情;四是文化探尋,游鶴崗中俄『界江生態旅游區』,可以探尋肅慎文化、抗戰文化、墾荒文化、俄羅斯、猶太文化魅力,近距離感受古老文明、近現代文明和異域文明的相匯交融。總之,我們將通過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水平、深化旅游項目等多種措施,通過界江旅游節、大型文藝演出、風光旅游片等多種推介形式,全力培育『小興安嶺?黑龍江避暑乘涼山水風光游』黃金旅游線,叫響『中俄界江之都』的旅游品牌,努力把鶴崗建設成集『避暑乘涼、界江觀光、天然美食、邊境風情』於一體的東部邊疆生態特色旅游勝地。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