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步伐加快,成效初顯。把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場主體作為改革的中心環節,積極采取綜合性措施加以推動。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19家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完成轉企改制任務,國有文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得到加強,企業的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在全國傳媒領域的改革先聲奪人,塑造了新型傳媒市場主體。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由原牡丹江廣電集團與報業集團重組而來。1999年10月,經牡丹市委批准,牡丹江廣電集團公司按企業法人登記注冊並掛牌。2004年5月,廣電集團接收陷入困境的牡丹江報業集團並進行重組,正式組建了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自實施改革以來,連續創造了組建產業化集團,實行政事、政企分開,區域內跨媒體重組三個全國第一,成為我國首家國有獨資的傳媒企業,基本形成了與傳媒發展規律和市場要求相適應的新型運作模式,被業界稱之為『牡丹江現象』。目前,集團已發展成擁有廣播、電視、報紙、期刊、網站、網絡出版等多種媒體資源,產業涵蓋影視動漫制作、出版發行、網絡傳輸及增值業務、廣告、網站運營、公共信息服務、印務、傳媒教育、演藝、旅游、快送和飲品等多個領域。截至2008年底,集團公司產業經營收入由改革前的3000萬元增加到1.84億元,增長5.1倍;職工收入由750元增加到2550元,增長2.4倍;納稅連續四年過千萬元,比改革前的150萬元增長6倍;基礎設施在全國地市級媒體處於領先水平。其經驗和做法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志的充分肯定。
出版發行體制改革推進迅速,全面徹底。我省的出版發行體制改革雖然起步不是很早,但工作立意高,創新性強,推進迅速,改革全面徹底。去年底組建了黑龍江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並實行工商登記,共撤銷事業單位16個,撤銷事業編制584個,總社本部和15家事業單位全部轉制為企業。在轉企改制過程中,省委、省政府給予極大支持和最優惠政策,其中,離退休人員和『530』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的離退休費均由省級財政部門負擔;整合了原不在總社系統內的哈爾濱市新華書店、大慶市新華書店、大興安嶺地區新華書店和森工、農墾系統新華書店等資源;將黑龍江科技出版社、黑龍江省報刊出版中心、黑龍江省新聞出版培訓中心納入集團,同步改制並實現集約化經營。哈爾濱出版社實行轉企與股份制改造同步推進,成立哈爾濱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由單一國有事業單位體制向國有控股企業轉變。
新聞單位『兩分開、兩加強』改革積極推進,紮實有效。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轉企改制後,成立報達印務股份有限公司、報刊零售有限公司、鄰江廣告有限公司和報達集團有限公司,實現了多業態發展。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實行采編業務和經營業務分開,將發行、廣告、印務等經營資產剝離,組建黑龍江龍江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廣電系統實行網臺分開,成立元申網絡有限公司、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