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市140萬用熱戶 4年只賣了53萬份供熱合同
2009-10-28 07:43:2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金 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記者調查百餘家僅一戶簽了合同

  沒簽供熱合同,難怪這麼冷。資料片  

  東北網10月28日訊 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平湖小區居民栗玉廷老人3年內多次要簽訂供熱合同未果的遭遇,記者在27日隨機采訪了100位哈爾濱市民,只有一位市民與供暖單位簽過供熱合同,其它市民都表示根本沒見過合同。哈市城市供熱管理辦公室管理處處長宋揚說,按規定,供熱企業在收取熱費之前應該與居民簽訂合同,但自從2006年至今,4年裡供熱合同只賣了53萬餘份。

  采訪中,道外區教育小區的張先生是唯一簽訂過供熱合同的。他說,2008年,他到供暖公司交錢,當時工作人員就拿出一份合同,雙方均同意後,簽訂了供熱合同。此次被調查的其他市民則對供熱合同了解得很少,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合同內容,也沒有供熱企業主動與他們簽訂合同。家住香坊區會展家園小區的馬先生說,自2006年入住到現在,他每次去供暖企業交熱費都是交完錢,領張發票就走人,供暖企業的人從未對他提出是否簽訂合同。後來由於每年冬天室內溫度低,他打算索取供熱合同維權,但供熱單位卻說沒有。這麼多年了,合同是什麼樣,內容是什麼他根本不知道。

  負責原太平區近5萬戶居民供暖的太平房產經營公司管理科科長李玉海說:『這兩年簽訂合同的居民不是很多,簽合同的人佔總數約三成。』一方面,隨著分戶供暖的改造全面完成,供熱質量和居民交費情況比以往好很多。居民認為與供熱企業簽訂合同沒什麼必要,雙方達成了一種『默契』。一方面,一些居民擔心簽訂合同後,如果不按時繳費,要承擔法律責任。但如果居民要求簽訂供熱合同的話,他們也會及時與用戶簽訂。

  供熱合同為何簽訂數量少?哈爾濱市供熱辦管理處處長宋揚介紹,自2006年,省工商局和省建設廳聯合印發了《城市居民供熱合同》,其目的就是更好地維護供用熱雙方權益。合同的范本是統一的,供熱企業與居民簽訂的合同都是哈市供熱辦所銷售的。目前哈爾濱市有近140萬用熱戶,從統計數據上看,4年裡供熱合同賣了53.1萬份,其中43.6萬份屬於居民合同,9.5萬份屬於非居民合同。

  宋揚表示,一直以來他們積極鼓勵和提倡居民與供熱企業簽合同,同時也將居民與供熱企業簽訂合同納入了考核供熱企業的一項標准。合同中的條款主要包括居民按時繳費、保護供熱設施,要求供熱企業保證供熱質量等。居民簽訂供熱合同,一旦雙方產生糾紛,也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