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訊 12月4日,黑龍江日報在頭版刊發了題為《要捨得在刀刃上花錢》的評論員文章,全文如下:
重視安全生產,杜絕安全事故,投入必要資金,完善安全設施是重要保證。為此,在安全生產這個刀刃上,必須捨得花錢,投入到位。
諸多安全事故教育我們,安全生產上多投入一些,安全設施完善一些,就可以少一些事故發生,少一些人員傷亡。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安全的投入往往不是鋼性的。一些企業領導者認為,錢可以用在技術、設備上,創利潤是看得見的;可以用在形象建設上,好門面是看得見的;可以用在福利發放上,得實惠是看得見的……而用在安全投入上,投入資金大,持續周期長,不見效益,難見效果。因此能省則省,加之資金緊張本來就是常態,導致安全欠賬越來越多。縱觀那些血的教訓,除了違規、違法生產導致事故發生外,安全投入不足、設施落後、老化等也是重要原因。
安全上捨得花錢,首先要體現在企業發展規劃上。涉及企業長遠發展的投入,不能只考慮上多少生產設備,不考慮安全設施的更新換代。在滾滾紅利、GDP增長與安全投入的權衡取捨中,必須明晰忽視安全抓生產是火中取栗,脫離安全求效益是水中撈月。在這方面,要有硬性的約束,實行規劃審批安全一票否決。
在安全上捨得花錢,還要改革企業的貢獻考核機制。僅以前不久新興礦難為例,造成的各種損失累加起來要數以億計,還不包括對龍煤集團公司上市進程的影響。恐怕這個礦幾年掙得的效益都搭回去還不夠。這就提醒我們,對企業的考核不能一年一算賬,今年沒出事披紅戴花,明年出事了再深刻檢討。對一個企業,要把幾年的情況綜合考核,依次算出貢獻率,出一次事就讓其前功盡棄,從而促使企業領導者將興奮點轉移到重視安全投入上。
在安全上捨得花錢,還需要有必要的資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包括信貸政策、稅收政策、財政政策、企業承包政策等等,通過多種辦法拓寬資金來源和運作空間,不讓那些在安全上捨得花錢的企業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