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大興安嶺新林區突出解決四個問題認真抓好後續工作
2010-01-08 15:54:5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8日訊 大興安嶺新林區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推動發展的難得機遇,認真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四個突出問題,切實抓好第二批活動整改落實後續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解決生態保護問題。面對可采資源日益枯竭的現狀,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明確提出生態建設是實現科學發展的主線。以創建森林資源友好區局為目標,堅持開展了生態文明教育活動,主動將木材產量由過去的36.5萬立方米調減到23萬立方米,將8個林場全部定位為生態公益型林場,停止了宏圖林場的主伐生產,並逐步停止碧洲、塔爾根、大烏蘇林場的主伐生產,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在資源監督管理方式上,建立了伐前公示制度,實行經營人林權責任制和『三長』聯帶責任制,逐一與加工廠簽訂了《拒收黑材保證書》,有效遏制了林政案件的發生。積極探索建立森林資源遠封近包新機制,把森林資源培育、管護與職工收入掛鉤,調動職工愛林護林的積極性,實現林區職工由『砍林人』向『護林人』轉變。把今年作為『以煤代木、殯葬改革鞏固年』,兩項改革實行以來,減少森林非經營性消耗25萬立方米。

  二、解決產業結構問題。改變靠消耗森林資源換取經濟增長的單一經濟發展方式,把礦產開發、林產工業、綠色食品和對俄采伐作為四個經濟增長點,構築新的產業格局。全力推進投資2.1億元的盛興人造板廠達產增效,達產後可拉動當地GDP增長22個百分點。與中岳集團合資興建了興盛集成材廠,累計生產集成材2993立方米,開發了地板龍骨、防腐木等終端產品,截至9月末,實現產值5129萬元,邁出了原木不出局的第一步。利用新林區有色金屬儲量十分豐富的優勢,成功引進了資產400億的雲冶集團,在塔源林場建設了鉛鋅礦廠。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69億元,成功進行了單車調試、聯動調試,實現了試生產,近期將投入正式生產。投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12519萬元,向國家年繳稅金1813萬元。依托資源優勢,大搞種養業,今年食用菌種植實現8137.2萬袋,出口美國6000斤,出口創匯21萬元,實現食用菌出口創匯零的突破。養植規模比2006年翻了三番,產值實現1.4億元。積極推進境外采伐,與俄羅斯後貝加爾邊疆區簽訂了設計年采伐量27.8萬立方米的采伐項目,相當於再建一個新林林業局。該項目從今冬開始經營,將輸出勞務人員160人次、設備1002臺套,生產木材5萬立方米,新增產值3000萬元。

  三、解決體制機制問題。把解決體制機制問題作為工作重點,進一步放寬改革視野,力求在創新上取得突破。采取先試點、後推開的辦法,對鎮場實行政企分開,並在10月初全面完成林場改革工作。林場由木材生產型向生態公益型林場轉變,定性為事業單位,主要負責森林資源管護、林政管理、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剝離了生產經營職能。對木材生產和營林撫育實行市場化運作,組建了林業生產作業隊,實現了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針對鎮政府職能減少的實際,將宏圖、大烏蘇、碧洲、塔爾根4個鎮改為街道辦事處,派出所變為社區警務室,衛生院變為社區衛生服務站,撤並了在校生不足百人的宏圖小學。通過競聘上崗,各鎮場管理人員精簡比例達50%以上,林場科級乾部職數減少了40.74%。在林場改革成功的基礎上,通過以點帶面、以下推上,推動了區局改革的深入開展。目前,《新林區(局)綜合改革總體方案》等8個改革方案已制定出臺,11月末將全面完成新林區局整體改革工作。

  四、解決民生建設問題。多方爭取和自籌資金,拆除了大面積的棚戶區,新建了12棟住宅樓,職工群眾住房條件極大改善。啟動了集中供熱工程,新建一處3050平方米的集中供熱中心,全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61%。針對部分平房居民飲用地表水的問題,實施了自來水入戶工程,把衛生達標的放心水引入居民家中。為解決職工收入偏低問題,大力實施『家庭致富工程』,僅黑木耳產業一項實現產值1.4億元,戶均收入達到1.8萬元。建立了新林歷史上第一家康復中心,並將貧困殘疾人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解決了他們基本生活問題。投入資金對新林三中老樓進行改擴建,並建設了一棟高標准的實驗樓。針對區醫療設備落後的情況,從德國GE公司進口了當前比較先進的醫療設備,對鎮場衛生院和區職工醫院進行了維修改造,實行了藥品零利潤,組織高中級醫師定期到基層服務,方便了群眾就醫,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達100%。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企業用工人員的醫療、工傷、生育、失業、養老等『五險』做到應保盡保。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