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3日訊 (記者 朱丹鈺) 『上次會議期間我曾提出「關於盡快解決國企職教退休教師待遇的建議」,並得到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及時答復,但隨著情況的改變今年我仍要建議,提高國企職教退休教師的待遇。』高翔代表說。
高翔說,雖然養老金已經隨著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的調整在逐年增長,但是,從哈爾濱市的數據看,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也在以幾乎同樣的增幅在逐年增長。因此,實際情況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相對偏低問題並沒有得到緩解,倒是絕對差距在繼續拉大。國企職教退休教師的養老金偏低問題又不同於一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偏低的問題,因為這部分國企職教退休教師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其特殊性首先在於他們雖然身在企業,卻是受『教師法』保護的教師。在『教師法』下,教師無疑應該人人平等,不應有不同的待遇。他們本來和國企剝離出來的企辦中小學教師具有同樣的身份,享有同樣的待遇,只是由於當時沒有把企辦職業學校同企辦中小學一起從企業剝離出來,纔使他們落到了今天的雖然是教師身份卻享受不到教師待遇的尷尬境地。這樣看來,這個問題應屬於體制改革遺留下來的一個小小的特殊歷史問題,國家理應考慮予以特殊解決,而不應把他們等用於一般企業退休人員看待和對待。
高翔說,據不完全調查,涉及到這個問題的全國20個省市的退休教師只不過6萬人左右,且他們中相當部分已經年逾古稀,解決這部分人養老金偏低問題應不會帶來多少財政壓力,也不會持續多少年,比起整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偏低問題的解決不知要容易多少倍。所以,把這個特殊人群的問題作為特殊問題加以特殊解決是可行的。據了解,這個群體的上訪雖然已經長達7年之久,但他們畢竟是接受黨多年教育的人民教師,其實他們並無過高的要求,主要還是心理上的平衡,相信只要給予一定的補償,哪怕是象征性的,他們的心也就釋懷了,而這個持續7年之久的不大不小的社會問題卻可以從此不復存在。至於解決後帶來的社會效益特別是對受益人及其子孫後代的良性影響更是今天的幾個經濟數字的意義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