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提示:隨著21日主梁的架設,備受各界矚目的哈市文昌高架橋工程進入了重要的節點階段,工程10月完工已經指日可待。文昌高架橋建成後對城市交通的疏導作用究竟有多大?上下文昌高架橋該如何走?記者獨家采訪了哈市建委省政府區域改造指揮部的相關負責人,請其就文昌高架橋如何緩解文政街、教化街、文景街、聯部街、果戈裡大街、宣化街、海濱街等7處交通要道的車行壓力,以及車輛在這7處街區如何上下橋等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7處交通節點:路網不暢常年擁堵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哈市建委省政府區域改造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區域交通影響分析,文昌高架橋建設之前,從文政街開始架設的原文昌橋到李范五廣場前就『斷檔』了,車輛在此下橋後匯入路面滾滾車流之中,直到行至中山橋纔能再度上橋得以分流。這造成了果戈裡大街、宣化街、黃河路、海濱街等路段沒有與文昌橋形成有效的連接,出現以文昌橋為軸線的南北走向路網梗塞,以致文政街、教化街、文景街、聯部街、果戈裡大街、宣化街、海濱街等7個區段的交通不暢。尤其是省政府區域的李范五廣場、宣化廣場、文昌街與中山路交口三處重要的交通節點,常年存在的交通擁堵問題不禁讓哈爾濱市民望而生畏,更讓交管部門感到非常頭痛。
建設高架橋:對癥下藥解決擁堵難題
該負責人說,為了解決上述重要區域的交通瓶頸問題,哈市建委多次請專家反復論證,並經規劃部門正式批復後,最終確定了目前正在實施建設的高架橋設計方案:工程西起文政街,跨越李范五環島、中山橋、宣化街,經黃河路,東至海濱街,全線高架,並在文政街、教化街、文景街、聯部街、果戈裡大街、宣化街、海濱街等路段設置了7處出入口,同時將中山橋拆除並入文昌高架橋。
文昌高架橋建成後,通過李范五廣場、宣化廣場、中山路與文昌街交叉口區域的車流均可在高架橋上暢行,既可解決由和興路方向往黃河路、宣化街方向的過境交通快速通過的問題,又能解決李范五花園、中山路、宣化廣場、果戈裡大街等區域內的交通互通問題,有效消除了這三個繁華路段的擁堵點,最大限度地發揮高架橋緩解區域交通壓力的作用。
設置7處引道:方便車輛上下橋激活交通
文昌高架橋建成後,如何利用這7處引道?車輛如何上下橋?記者了解到,以教化街為例,車輛往黃河路方向,可以從橋下走教化街,上環形引道後上橋;從橋上可以走環形引道下橋。車輛往文政街方向,教化街車行方向右側走引道直接上橋;下橋時可以走車行方向右側,然後走引道下橋。其他路段也均設置了引道(如圖所示引道位置及行車方向)。無論是過境車輛還是區域內車輛,都可以通過引道自由上下高架橋,從而有效解決了地面交通擁堵的問題。
同時,文昌高架橋完工後,臨時便道將被重新昇級改造,改建成機動車輔道。屆時,原有的橋下道路兩側等於被拓寬了10米至22米,可單向增加1至3個車道,這將大大提高橋下地面路段的交通運行能力,將是地面交通的有效補充。該負責人表示,文昌高架橋竣工後,以省政府區域為原點,通過道路的放射功能,直接連通南崗、平房、香坊三區交通,輻射連接道裡和道外兩區,使得五區的交通運行能力大大增強,這必將對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