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紅星農場管理出效益 打造現代化農機隊伍
2010-06-25 17:31:59 來源:東北網  作者: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農閑時機務工人高興地保養自己的作業機械。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排列整齊的大型耕作機械。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東北網6月25日訊(記者 岳雲雪)紅星農場現代化農機發展中心內所有大型機械全部實行衛星定位等數字化管理。每年不但為農場減少農機管理開支800多萬,還使機務工人的人均收入提高了近4萬元。紅星農場已經打造了一只『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農業發展隊伍。

  來到紅星農場的現代農業發展中心,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謂壯觀。佔地8萬平方米的中心廣場上整齊的排列著90多臺大型機械,這些機械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約翰迪爾4520和7830大馬力耕作機。

  在總控中心,副場長林玉坤指著大屏幕告訴記者說:『我們整個紅星農場的30多萬畝土地,種、管、收都可以在這裡控制,包括機械作業、跨區作業,能夠看到機械作業在哪塊地, GPS衛星地位、自動導航,這樣的現代化機械作業,每畝地節約用油10到18元,增加了效益。從管理上節約了管理費用,以前是分散的,四臺車就需要有一個管理人員管理著,現在整個93臺機械就由農機科三個人統一管理、統一調配。』

  在中心的活動室,記者見到了正在練習七一大合唱的農機工人張玉良,他自從1988年畢業就在紅星農場12隊就與農機打交道。2003年他花了10多萬元購買了1075割曬機、2005又花了42萬換成了佳聯的聯合收獲機。張玉良告訴記者說:『09年我又買了一臺加拿大產M100割曬機,這個車總共花了62萬塊錢,主要就是割曬。買車的錢我大約估計4年就能掙回來,如果快的話也就三年。我們可以跨區作業,從內蒙延伸到一些林場,為我們增加了不少收益。』趕上了農業大發展的好時候,張玉良還准備大乾一番,目前他正打算換一臺現在最先進的收獲機。

  富裕起來的張玉良如今也借著小城鎮建設的春風,搬到場部住上了90平米的樓房,不但孩子上學方便了,現在自己的業餘文化生活也豐富了許多。他高興地說:『我們搬到場部,從平房住上了樓房,每條街道橫成線豎成行,都鋪上了水泥板,雨後再也沒有泥濘。我們小區附近的公園還有健身器材,我現在天天晚上在娛樂廣場鍛煉身體。』

  富裕起來的職工對樓房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紅星農場建設科長楊大鵬說:『現在我們正在建設的是親民樂居小區,這個小區一共23棟樓。今年紅星農場一共新建樓房63棟17萬平方米,從1951年建場起到2009年底,紅星農場所有建築面積是15萬平方米,而今年一年場部要新建17萬平方米,相當於再建一個場部還多2萬平方米。我們將繼續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步伐,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居住需求。』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