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9日訊 6月28日,哈爾濱市將從10月份開始實行出租車低速等時計費的消息傳出後,市民對此議論紛紛。等紅綠燈的時間是不是也納入低速等時計費?是不是以後打車要多花錢了?實行低速等時,原有的燃油附加費會取消嗎?針對讀者的疑問,記者進行了親身實驗,並請有關部門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燃油附加費會取消?
出租車實行低速等時後,原有的1元錢的燃油附加費會不會取消?這也是市民關心的一個問題。對此,徐處長表示,我市從2008年1月1日起開始向乘客按每乘次收取燃油附加費。燃油附加費是因油價浮動而實行的,與低速等時計價方式中的行駛時間和距離無關,所以仍將照常收取。它被取消的前提是油價降到收取這一費用前的價格,且保持一段時間的穩定。
據悉,我市將實行低速等時的時間表定在今年10月,一是屆時我市大部分路改工程將要竣工,路況將會得到極大改善,二是出租車計價器更換需要一段時間。在此期間的3個多月裡,管理部門將對出租車司機的運營服務水平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實現低速等時是否真的會給我市的出租車運營服務帶來較大改觀,還有待實踐檢驗。
等紅綠燈也要付費?
實行低速等時後,等紅綠燈的時間是不是也算在等時范圍內?我們是不是要為等紅燈付費?這是10天來市民們最關心的問題。記者的實驗已經證實,即使一路順暢、沒有堵車,乘客打車的費用也大多會比原來有所增加。就算沒有紅燈,如果遇到剛變成綠燈的路口,因為前面的車剛啟動速度慢,出租車也會進入低速的狀態。堵車、低速加上紅燈,這就必然造成打車費的上漲。
對此,徐處長表示,各城市實行的低速等時也都是將紅綠燈時間計算在內的,因為以目前的技術,無法確切地將等紅燈的時間排除在外。況且乘客既已租車,出租車的整個運行狀態便都是為乘客服務的,乘客就要為出租車的耗時與耗油來買單。出租車不同於公交車,是為公眾特殊出行服務的,一般情況下,鼓勵市民乘坐公交車或選擇其他出行方式。
為什麼要低速等時?
據哈爾濱市出租汽車管理處處長徐靜波介紹,低速等時即時距並計,是目前國內通行的計費形式,我國各直轄市、15個副省級城市中的8個現在實行這一計費方式。實際上,我市的出租車一直以來實行的也是時距並計,在候客時實行每5分鍾按1公裡計費,只是原來的等時是針對靜態下的候客,而沒有計算動態下的低速。
此次我市推行低速等時,是根據我市的交通狀況及出租車運營的實際情況敲定的。出租車屬於經營性車輛,需要保證自己的利益。哈爾濱冬季漫長,冰雪路面常常會造成車行緩慢或交通擁堵,在此情況下,運營中的出租車也不能熄火,仍需要消耗能源,付出經營成本,然而卻得不到收益。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合乘、拒載等現象便會發生,造成市民打車難。時距並計能有效緩解拒載矛盾,一些堵車的路段出租車司機也敢走了。
實行低速等時,乘客是否會為此多付費?為了找到答案,記者乘車進行了實驗。
6日17時50分,記者從北安街與經緯五道街交口出發,沿霞曼街、石頭道街、南馬路、草市街,開往道外區太古十四道街,全程共經過13處紅綠燈。在石頭道街與地段街、買賣街等路口,等紅燈時間從10秒到40秒不等。當車快要行至承德街與南馬路交口時,正趕上交通信號剛變成紅燈,記者的車排在一溜長長車隊的最後面,算上剎車、起車時時速只有六七公裡的幾秒鍾,共等時75秒;然而,由於等候的隊伍過長,變成綠燈時車向前行進至路口再次遇上紅燈,又等時72秒。進入草市街後,由於車流量大,盡管沒有堵車,但時速只有六七公裡,車輛『蝸行』了70多秒。到達太古十四道街後,記者計算了一下,行進全程共3.5公裡,因紅綠燈等時及草市街低速行駛共350秒,超過了5分鍾。如果按照低速等時規則計算,些次乘坐出租車記者將多付1公裡的車費1.9元。
19時,記者從太古十四道街與南十四道街交口出發,沿十四道街、大新街、友誼路,開往松花江公路大橋,沿途共經過20處紅綠燈。此時已過下班高峰時段,一路上並沒有出現草市街那樣的車行緩慢的情況,且有11處信號都為綠燈,車直接開了過去。但在大新街與十四道街交口,先是排在車隊後面等了35秒紅燈,同樣的,車行至隊伍前面要左轉進入大新街時,綠燈再次變成了紅燈,又等時90秒。這一路行程共6.5公裡,記者在9處信號燈處一共等時348秒,同樣超過了5分鍾,需要低速等時付費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