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8日訊 國慶長假期間,哈爾濱市工商局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共接到諮詢、投訴、舉報電話557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9%。主要集中在手機、家電、服裝、旅游、電信、汽車、物流等方面。往年『十一』期間較多的食品質量投訴,今年則寥寥無幾。
商家違約出行不暢
物流投訴只多不少
10月1日,消費者李先生在哈西服裝城手機賣場購買了一部價值300元的諾基亞手機,購機次日手機的聽筒、鍵盤便出現故障,他到商場退機遭拒。經12315調解,商家為李先生辦理了退機手續。
消費者趙女士在某大型品牌體育用品商場購買了一件價值為469元的運動服裝,穿用4天後出現嚴重褪色現象,趙女士找到商場要求換貨,商場的答復是返廠鑒定後再做處理。
消費者王女士在哈爾濱中央旅行社簽定了4人前往伊春五營風景區的3日旅游合同,並交付旅游費用992元,當她准備出游時卻被告之,由於道路維修加之人數不夠,無法發團。王女士認為旅行社的行為已構成合同違約,要求賠償。經12315調解,旅行社為王女士等人退還旅游費用992元,並每人賠償50元。
消費者楊先生在哈爾濱中山航服公司預定了一張飛往沈陽的機票,中山航服公司承諾免費接送機場,當他按預定時間出發時,卻接到該公司無法接送的電話,楊先生只能自行打車前往機場。經調解,中山航服公司向楊先生道歉,並賠償其打車費用150元。
消費者王女士於9月30日在道外區某物流公司辦理了發往山東濟南的13箱格魯吉亞紅葡萄酒事宜,並簽定了7500元的保價協議,當貨物到達目的地驗收時,卻發現破損13瓶,直接損失達3000餘元。王女士要求商家賠償,商家的答復是,只能按丟失計費賠償,損壞一概不賠。經12315認定,此說法不具備法律依據,物流公司的行為屬於違反約定,規避責任。
據12315負責人辛棟介紹,節日期間,手機、家電、服裝、電信服務、汽車方面投訴昇溫,投訴數量分別為213件、94件、89件、59件和13件。
投訴問題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不過關,商品性能故障頻發,引發的消費糾紛愈演愈烈;商家虛假混淆『三包』概念,售後服務不及時、不到位現象頻發。尤為嚴重的是,一些『專賣店』欺行霸市、店大壓客,商品不明碼標價等行為屢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