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愛輝區『四個強化』深入開展農村創先爭優活動
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黑河市愛輝區以『圍繞全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建設,深入實施「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績效工程」』為主題,突出抓好『四個強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1、強化農村黨組織的主導作用。區委將『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績效工程』的34項主要任務指標分解落實到各鄉鎮黨委,制定下發了《農村黨組織和黨支部書記實績考評實施意見》,建立了系統的科學工作評價體系,實績考評結果實行『四個掛鉤』,即:與鄉鎮乾部選拔任用掛鉤;與先優評選掛鉤;與乾部獎懲掛鉤;與村黨支部書記考錄公務員的業績考察掛鉤,極大激發了農村黨組織創先爭優積極性。各鄉鎮圍繞『雙增績效工程』,積極創新載體,幸福鄉采取『支部+協會』模式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叫響了幸福鄉無公害蔬菜、小黑河村雞蛋等地產農產品品牌。上馬廠鄉啟動了『一十百』工程,僅上半年就成功注冊了蜜源養蜂專業合作社和廣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四嘉子鄉、愛輝鎮、張地營子鄉等鄉鎮也分別啟動了『雙建、雙帶、雙創』、『雙推一建』、『兩加兩帶』等載體活動,有效發揮了農村黨組織的主導作用。
2、強化農村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農村黨組織加大對農村黨員現代農業經營知識培訓力度,鼓勵農村黨員帶頭推進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全區土地流轉達到27萬畝,規模經營達31萬畝,分別佔全區耕地面積的22%、25%。在規模經營耕地的推動下,全區特色經濟作物、優質大豆、優質小麥、山區優質雜豆等四大優質農作物生產基地擴大到90萬畝,比上年增長了近50%;全區農業生產成本節支10%左右;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勞務收入800餘萬元。同時,各農村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農村黨員致富能手的帶動作用,四嘉子鄉大烏斯力村黨員劉明德創建的菇娘種植合作社帶動菇娘種植6000畝,與哈爾濱、沈陽等地客商簽訂收購合同3000噸。北三家子村黨支部書記俞良春組建的西瓜協會在全市率先注冊了『北三家子』牌西瓜,帶動品牌西瓜種植達700畝。截至目前,全區農村專業合作組織達58家、正式會員2940人,參與產業化經營農戶達10500餘戶,有力促進了大豆、小麥、乳制品等八大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的發展。
3、強化城區黨組織促農作用。區委從建立健全城區黨組織促農機制入手,深化場區共建、院區共建,整合區直農業技術、畜牧、水務等部門黨員技術力量,全區11個鄉鎮全部成立了由區級領導牽頭的促農工作隊,推行區級領導包鄉、區直部門駐村、轄區內農場和農業科研院所全程跟蹤指導的促農工作機制,包鄉駐村領導在春耕和秋收期間全部入駐鄉村生產一線,指導農業生產。在各促農工作隊的努力下,全區建立了總面積2.9萬畝的13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輻射帶動面積達120萬畝,推廣等離子種子處理、模式化高產栽培等新技術50餘項。
4、強化城區黨員的幫扶作用。為發揮城區黨員的幫扶作用,各黨(工)委(總支)在深化原有的『四型責任區』、『爭當五大員,努力做先鋒』、『黨建四服務』和『五到戶八推動』等『四項載體』基礎上,又深入開展了『五個一』和城鄉『六幫』活動,即:為經濟發展做一份貢獻,為基層解決一批難題,為項目建設爭取一筆資金,為群眾辦一些實事;幫理清思路,幫提昇素質,幫解決問題,幫發展經濟,幫培養人纔,幫維護穩定。上半年城區黨員共為農村生產做貢獻90項,為基層解決難題92項,累計捐助支農資金100餘萬元,為農村群眾辦實事120項。畜牧獸醫局黨委黨員技術骨乾幫助新生鄉成立了肉牛養殖合作社,積極為新生鄂倫春民族鄉發展獵馬種群繁育產業提供技術支持。水產總站黨支部黨員幫助沿江漁民建立江魚網箱養殖點7處,幫助村民新增河蟹養殖面積4200畝,為促進農民增收開闢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