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第125期
2010-11-26 18:49: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林甸縣采取有力措施推進黨群共建創先爭優

  林甸縣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堅持黨建帶群建、群建促黨建,充分發揮工青婦組織的作用,使黨建工作與群團工作有機結合,推動創先爭優活動向縱深開展。

  一、實施『工程』保障,推動工會組織創先爭優。一是『職工維權工程』。健全『黨政主導、工會運作』的維權機制,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部門配合、工會運作、職工參與的社會化維權新格局。建立了政府、工會和企業三方協調制度和聯席會議制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8個。組織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安全監督管理局、經濟計劃局、建設局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開闢維權綠色通道,開通維權熱線和投訴電話,接待和處理職工來信來訪15次。二是『扶貧解困工程』。對困難職工進行詳細調查摸底,為5174名特困職工建立了動態管理檔案。深入了解『零就業』家庭的基本情況、就業能力、就業願望,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就業本領。選送9名零就業家庭子女參加市總工會的培訓,培訓後全部上崗就業。利用中央財政幫扶資金,依托縣勞動培訓中心,培訓下崗職工和新生勞動力90人。三是『建會覆蓋工程』。采取工地建會、園區建會、行業建會等多種形式,把不同類型企業、不同就業方式的職工廣泛組織到工會中來,努力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自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新增基層工會組織24家,發展會員824人。

  二、建立『幫扶』機制,推動團組織創先爭優。一是『助學幫扶』。針對貧困學生上學難問題,團縣委開展了一系列愛心助學活動。采取自籌一部分、與大慶市慈善機構和民間愛心團體聯系幫扶一部分的方式,舉辦『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和『愛心圓夢行動』等公益活動,累計協調助學款172660元,籌集各類物資價值2萬元,救助貧困學生101名。二是『創業幫扶』。舉辦了全縣青年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班,培訓青年200餘名。聯系大慶的4家用工企業和縣內天星大廈、王子火鍋等6家企業召開招聘會,幫助36名青年找到了工作。三是『志願幫扶』。開展了『夕陽遍地美,關愛老年人』活動。組織衛生局青年志願者為孤寡老人免費體檢、診療,並贈送價值千餘元的各類藥品;電業局青年志願者為孤寡老人檢修電線電路、排查安全隱患,免費更換電源刀閘3個、電線100餘米;林甸四中學生志願者深入縣老年公寓,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拆洗被褥。

  三、突出『興家』主題,推動婦聯組織創先爭優。一是『產業興家』。開展『巾幗優勢產業致富活動』,以產業的優勢帶動農村婦女參與種植、養殖、加工業項目,實現增收致富。全縣83個村婦代會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優勢產業。東興鄉福興村婦代會帶頭發展水稻種植,全村稻田已發展到1.5萬畝,年創收1500萬元。二是『科技興家』。采取『3434』工作模式大力開展培訓,即:明確職責,建立縣、鄉、村三級培訓網絡;精選人員,加強技術骨乾、婦聯乾部、女大戶、女能手四支隊伍建設;發揮功能,完善按需培訓、引帶培訓、靈活培訓三種培訓形式;分門別類,明確理念培訓、素質培訓、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四項培訓內容。共舉辦培訓班105期,培訓婦女1.2萬人次。三是『轉移興家』。大力發展家庭旅游、手工編織制作等優勢產業,通過協調貸款等手段幫助婦女拓展創業領域,促進婦女勞動力實現就地轉移。三合鄉勝利村婦代會依托資源優勢,動員全村婦女大力發展旅游業,建起多處家庭旅游度假屋。林甸鎮東北社區積極組織城鎮下崗失業婦女、待業婦女學習手工編織技術,全縣參與手工車座墊編織的婦女達到了200餘人。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