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0日訊 近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我省規模最大的『綠博會』上,來自我省各地的眾多大米品牌讓參觀者眼花繚亂,無從選擇。據悉,目前我省大米品牌多達千餘個,水稻加工廠家為爭奪市場大打價格戰,品牌間的惡性競爭使『龍江大米』這塊金字招牌每年損失上百億元。業內人士呼吁:龍江大米的整合勢在必行!
值得欣喜的是,記者從省農委獲悉,今年我省將引導企業通過兼並重組,在大米高端市場著力打造3至5個重量級品牌,同時保留部分品牌滿足中低端市場需要,形成高中低檔大米按質論價的完整的市場體系。讓龍江大米這顆璀璨的珍珠放射出應有的光芒!
龍江大米千餘小品牌充斥市場
『清河香』、『滴水湖』、『七河源』……記者在『綠博會』上看到,來自我省各縣市的大米品牌讓人目不暇接,各種大米品牌多達近百個。來自泰來縣的一位參展商苦笑著告訴記者,目前黑龍江大米的品牌實在是太多了,一個縣市常常有幾十個大米品牌。泰來縣的大米品牌更是多達近170個。『要說起全省目前的大米品牌總量,那更是驚人,已超過1000個!』
『都說自己的大米是綠色的,農藥低殘留,還都是長粒香,可這麼多品牌到底該選哪個呢?』對於如此多的大米品牌,眾多參觀者都是一頭霧水,無所適從。
競相壓價金字招牌每年損失百億
大米品牌過雜不但讓消費者無從選擇,水稻加工廠家也深受其累。據了解,同江市現有大米廠家十幾個,大米品牌約15個,面對外地客商,大家拼設備、拼包裝,最後拼價格,當地大米最近的價格大約為4.2元每公斤,幾乎與成本持平,目前當地很多廠家已面臨倒閉。而這種現象在我省其他地區也普遍存在。調查顯示,因為惡性競爭,龍江大米至少每公斤少賣1元錢。去年全省大米年產量約為120億公斤,照此計算,由品牌惡性競爭導致的經濟損失,一年高達100多億元。對此,來自同江市一家農業合作社的王社長深感痛心。
『我省大米品牌過於分散,廠家難以形成合力,很多廠家年加工能力只有數千噸,而很多南方客戶的需求量都達到數萬噸,辛苦談下來的訂單卻因加工量過小而告吹。』說起前不久在南方推銷大米時遇到的尷尬,泰來經銷商張經理一臉愁容。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省缺少知名大米品牌,五常大米算是一枝獨秀,一些小品牌為了盈利,鋌而走險假冒五常大米。而『東窗事發』後,由於很多外地人只認『五常大米』,他們在抵御假五常大米時,也將龍江大米整體拒之門外。
打破僵局借鑒『北大荒』重整市場
據專家介紹,黑龍江墾區也曾擁有百餘個大米品牌,幾年前,黑龍江墾區對大米產業進行整合,以『北大荒』作為母品牌,而眾多小品牌被整合成6個子品牌。該模式已獲得巨大成功,成為湖南、吉林等省米業發展效仿的對象。
曾參與『北大荒』模式設計推廣的省農委副主任、管理學博士白雪華曾告訴記者,今年我省將啟動大米整合之路,借鑒『北大荒』模式,在高端市場著力打造3至5個重量級大米品牌,對外主打『龍江大米』。同時,內部設立幾個特色鮮明的子品牌。
白雪華說,我省各地的高端大米都極具特色,如牡丹江寧安的石板大米,曾是多個朝代的貢米,還有具有保健功效的齊齊哈爾泰來縣的麥飯石大米、主打濕地牌的佳木斯富錦市大榆鎮大米等等。這些大米不但品質優良,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形成品牌後很容易宣傳和推廣。同時,保留部分品牌滿足中低端市場需要,形成高中低檔大米按質論價的完整的市場體系。
此外,我省還將引導大米加工企業通過兼並重組進行專業化分工與協作,實現規模化經營,對內可以降低成本,對外可以形成合力,從而改變內部競相降價的競爭格局,全面提昇龍江大米的品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