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月21日訊 『十一五』期間,在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民生逐步改善的同時,我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也在合理區間波動。據國家統計局齊齊哈爾調查隊日前一項調查數據表明:『十一五』期間,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五年累計上漲19.8%,平均每年上漲1.82%,實現了經濟高增長,物價低通脹的良好發展勢頭。
『十一五』居民消費價格跌宕起伏
在國家采取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擴大內需、啟動消費市場等宏觀調控政策下,『十一五』期間,我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走勢呈波浪式。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價格進入上昇通道,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昇至101.6%,2007、2008年漲幅進一步擴大,各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都是104.8%,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為100.3%,但是並未形成嚴重的通貨緊縮,2010年商品市場持續緊縮局面得以扭轉,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達到103.2%。
食品類價格漲幅居八大類價格之首
『十一五』期間,食品類價格累計上漲57.1%,漲幅居八大類價格之首,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程度為78%。其中,糧食、肉禽、蛋、鮮菜價格分別累計上漲74.7%、66.4%、75.2%、65.1%。食品類價格的上漲,成為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的第一主因。
食品類漲價因素除了成本推動和流動性比較充足之外,還有兩大原因:一是國外農產品漲價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了國內市場,二是『十一五』後期,國內自然災害多發,某些農產品種植面積的減少和減產,對食品價格上漲都產生很大影響。居住類價格不斷攀昇
『十一五』期間,居住類價格累計上漲22.6%,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程度為14%。居住類漲價因素除了由於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家庭住房裝飾成為居民消費熱點,以及燃煤、房屋貸款利率、房租等因素上漲影響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受水、電、氣調價的影響。由於水、電、氣這些資源性產品價格計入居住統計中,資源性產品價格的不斷上調,對居住的影響也在加大。
家庭設備用品和通信類產品縮減作用明顯
在構成居民消費的八大類統計中,交通和通信、家電類價格下降對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幅度的縮減作用也很明顯。
由於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多年來家電、通訊工具、電腦這類產品始終保持著降價趨勢。調查顯示,『十一五』期間,家庭設備價格累計下降4.1%、摩托車價格累計下降13.4%、通訊價格累計下降32.6%、文娛用耐用消費品價格累計下降51.6%,它們共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程度為24%。『十二五』,穩定物價重中之重
預計在『十二五』初期,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階段性上漲行情仍將延續。因此,未來五年,各級政府應繼續把穩定物價作為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將保持消費市場物價基本穩定作為重點來抓,充分考慮群眾承受能力,關注低收入群體,保證社會穩定,進一步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的功能,整頓和規范市場價格秩序,把握好價格結構性調整力度,為全市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