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張晶川代表:對俄經貿合作期待政策資金『大手筆』
2011-03-11 07:00:41 來源:東北網  作者:曹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張晶川代表在小組會議上發言。東北網記者曹曦攝

  東北網北京3月11日訊(記者 曹曦) 『萬事以誠為本,以信為先,這就是中俄關系給我們的深刻啟示。』外交部長楊潔篪在回答俄羅斯記者關於中俄關系時的精彩作答贏得了黑龍江代表們的贊賞。『作為沿邊開放、對俄合作的重點城市,牡丹江期待對俄經貿合作在政策、資金上的特殊支持。』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委書記張晶川如是說。

  『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的外交定位讓張晶川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有著更深刻的體會與理解。他說,牡丹江是黑龍江省東南部中心城市,轄區與俄羅斯邊境線長211公裡,有4個國家一類口岸,所屬綏芬河與俄羅斯有百年通商歷史,全市對俄貿易額最高年份達58.7億美元,佔黑龍江省的54.7%、全國的12.2%。財會專業畢業、十多年的財政戰線工作經歷讓張晶川有著對數字過目不忘的特殊本領。

  張晶川說,目前黑龍江省實施的『八大經濟區』發展戰略中,有兩個是要依托地緣優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擴大沿邊開放。在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中,牡丹江是重要的支橕點;在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中,牡丹江是核心城市。近幾年,牡丹江市每年進口原木800萬立米、進口鐵礦砂200萬噸、成品油60多萬噸、肥料110多萬噸、鋸材近80萬立方米,除了鐵礦砂,其它四個品種佔全國對俄進口量比重都在10%以上,鋸材高達53.5%。全市企業在俄投資建設了6個境外園區,完成投資23.6億元。境外農業投資合作由濱海邊疆區拓展到腹地8個州,開發合作面積發展到316萬畝,佔黑龍江省境外開發總面積的一半。說到牡丹江在對俄經貿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張晶川代表如數家珍,底氣十足。

  成績屬於過去,未來還需努力。站在基層的角度和實踐層面,張晶川代表對中俄地方合作的切身體會更具說服力。他說,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是加強中俄地方合作的有力保障。要進一步推動對俄經貿合作,真正成為我國沿邊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樞紐站』。對俄經貿合作潛力巨大,應該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國是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是中國能源資源的重要進口國,中俄經貿合作具有良好的成長性。特別是中俄原油管道的正式開通,為中俄經貿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對俄經貿合作面臨不少挑戰和壓力,應該給予超常規的支持。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面對中俄地方合作的新形勢、新特點,牡丹江積極把沿邊口岸的熱點從口岸引入腹地,把對外開放的觸角從邊境延伸到周邊,全力融入東北亞經濟圈,推進對外合作的戰略昇級。由於牡丹江對俄合作的主體大多是民營企業,在獲得政策支持上處於劣勢。隨著對俄合作的競爭日趨激烈,在俄遠東的地緣優勢和競爭力也有了弱化的現象。

  實踐出真知。張晶川說,設立對俄經貿專項發展資金,強化對俄合作,十分必要,十分緊迫。他建議,對俄經貿專項發展資金,要重點支持能源、資源的境外開發、進口和境外園區建設,特別要支持境外園區建設。這種合作方式符合中俄兩國的政策和利益,代表了中俄地方合作的方向和趨勢。『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推進區域次區域合作進程是我們永遠不變的法則,與世界人民風險共擔,共享發展成果。』張晶川質朴的話語傳遞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友善與真誠。

  在牡丹江工作、生活了四年,張晶川對這片土地、百姓產生了濃厚的感情。『「十二五」末,牡丹江各項指標都將成倍增長,將實現「由一變二」,五年再造一個牡丹江不是神話,能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談到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儒雅的張晶川顯得十分豪邁,渾身洋溢著敢於擔當的勇氣與力量。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