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訊 『想花錢讓孩子乘坐正規的送子車上下學,問了許多人、跑了好多路都沒接洽成功。』近日,在松北區采訪,經常能聽到學生家長這樣的抱怨。據了解,在松北區,很多送子車因成本等因素放棄了這塊『蛋糕』,使得松北送子正規軍出現缺口。
學生家長張先生講:『兒子在讀小學四年級,家距學校大概有6站地距離,孩子上下學很不方便,我每天騎車接送孩子,夏天還好說,冬天寒風刺骨家長和孩子都十分遭罪。為了送孩子安全上下學,我每天都遲到早退,在單位造成不好的影響。』
松北區試驗小學李校長介紹,松北區目前有小學20餘所,學生3000餘名,以試驗校為例,李校長認為目前主要有兩個因素給學生上下學帶來難題:首先,松北區各村屯相距較遠,公交車等配套設施不及江南學校周邊完善;其次,在松北區就讀的學生中,家長是農民工的佔了相當比重,他們早出晚歸的作息規律,導致其疏於對孩子上下學的接送管理,使得一些小學生自己騎車或坐街邊的電動車上下學,安全隱患較多,如何保證學生安全、穩妥上下學,成了眾多老師、家長的『心病』。
記者從市運管處了解到,目前我市僅有3家送子公司在松北區從事送子服務,且以九中重點高中的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
既然松北送子車市場缺口如此之大,為何卻少有送子公司分享這塊『蛋糕』?據一家送子公司的負責人講:送子車目前呈現了『氣血兩虧』的問題,即作為『中介』的送子公司負責給掛靠的送子車找業務,進而收取每臺車15%的管理費,隨著汽油、保險等運營成本的上漲,除去稅費每臺車每月的淨利只在1500元左右,除了駕車人的『工資』,幾乎沒有利潤,這種低收益讓一些送子車『離隊』。在這種經營條件下,如果江南的送子車周旋於松北區的學校和學生家,就意味著在往返江南的途中必將『跑空』,這更加大了運營成本,這是許多送子車不想去松北運營的主要原因。
采訪中,眾多家長、老師呼吁,政府部門應當正視松北學生上下學存在的安全隱患,采取措施改變現狀。對此,市運管處相關負責人講,目前送子車作為公交車和出租車運營力量的補充,擔負了一定的社會公益責任,卻沒有享受到國家對相關行業的補貼和優惠政策。運管部門只對送子車的資質進行審核管理,沒有規劃其服務區域的權利,送子車能否去松北地區服務是其自身的市場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