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日訊 一條條新路一馬平川、一座座新橋彩虹飛架……8月31日14時許,記者一行驅車駛上哈爾濱文昌宣化高架橋,該橋沿線跨越了先鋒路、大成街、平公街、理治街等12個道口和馬家溝河,是哈爾濱新的城市東西『空中』交通動脈。從征儀路上橋到宣化街與先鋒路交口處下橋,車行僅用了8分鍾,又順又快。采訪中,帶路的大眾出租汽車公司『的哥』田守劍興奮地對記者說,過去,甭管什麼時段,從和興路到先鋒路至少得走1個鍾頭。文昌高架橋通了,十來分鍾就能從西到東『邁』過城市。『節省時間、節約能源、效率提高、收入增加……』田師傅數不完新路橋給他帶來的實惠。
目前,日新月異的路橋建設使哈爾濱老城區的交通動脈日益暢通。骨架拉開、功能提昇、疏解暢達的格局初步形成。
新橋新路新城市
15時許,在康新高架橋施工現場,哈市建委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哈市年內將形成6座高架橋。其中,正在建設的哈藥路高架橋、新陽路至康安路段高架橋、陽明灘疏解工程高架橋預計年內完工,加上哈市原有的公濱路高架橋以及剛剛全線通車的文昌高架橋,年內,哈市高架橋數量將達到6座。屆時,省城上空將現『空中路網』,城市中心的堵結將被一一解開。
家住哈市道裡區錦江綠色花園的冷熙偉以前開車到單位至少要花一個多小時。自文昌高架橋通車後,他到單位僅用30分鍾,節省了40分鍾。他告訴記者:『如此快捷的從道裡到達南崗過去想都不敢想。』和冷熙偉一樣,眼下,冰城人正在感受著路橋建設帶來的道路暢通,出行方便。
在剛剛竣工通車的嵩山路上行駛,拓寬後的雙向6車道主乾道平坦寬闊。雖然車流量很大,但由先鋒路北起,一路向南至珠江路,全長3.3公裡,記者車行僅用了10分鍾。據哈市建委中部路網工程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拓寬改造後的嵩山路,將與正在進行中的大成街打通工程一起,成為一條城市主乾道,並作為開發區內一條重要的城市交通要道,分流與之平行的紅旗大街的交通壓力。
哈市明確提出以加強『北躍』跨江交通、提昇『南拓』區域性通道、完善『中興』乾道網體系、服務重大建設項目和城市開發改造、優化東部地區交通系統、加快西部地區建設為重點,使城市路網功能明顯提昇。正在新建改造的沿江及外延東部路網工程建成後,將加強阿城區、哈南工業新城與哈市中心城區的經濟聯系,『給力』東部崛起;中部路網工程通車後,不僅使道外、道裡、南崗等區的區域交通有效銜接疏導和盤活,而且激活城市『心髒』;西部路網工程通車後,不僅可加強松花江南北兩岸交通聯系,而且對於『北躍』戰略將提供強有力的路網支橕。
新顏新貌新商機
見到記者前來采訪,在大成街周邊經營體育用品的店家們紛紛圍攏上來。他們說,大成街改造工程啟動以來,經營確實受到一些影響,但他們都看好通車後這一帶的發展前景,相信這一帶將成為旺鋪,與周邊繁華商圈串聯,有望發展成為大商圈。據介紹,大成街斷頭路打通後,將連接淮河路,橫穿一曼街、東大直街、花園街、紅旗大街等八條重要交通道路,促進人流、物流的快速流動,形成聚集效應。道路好比城市的血脈,血脈暢通了,城市纔能充滿生機和活力。哈爾濱橋通了,招商引資大項目紛紛落地,總投資60億元的『萬達廣場』城市綜合體項目落戶哈西地區;路通了,商貿物流圈、產業圈、文化圈有效融合。
人氣帶來商機,激活區域經濟。有了完善的路網,鐵路街沿線的物流、商貿、文化、科教等50多個業態也隨之提檔昇級,極大增強了商貿聚集效應。中鐵快運哈爾濱鐵路街營業部的主管對記者說,原來這裡總是堵車,發件和收件都不方便,現在道寬了,運輸更方便,營業部的人氣也更旺了。
創新創造創紀錄
接近晚飯時間,記者在大成街下穿工程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仍在緊張作業中。中鐵十三局的項目經理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正在開展『大乾30天』的勞動競賽,夜以繼日人歇機不停地施工。
路橋竣工,疏解暢達靠的是建設者們的辛苦奉獻。為了助推城市快發展,哈爾濱市路橋建設者們打破建設常規,形成了一套獨創的適應北方高寒城市大型市政橋梁設施冬季施工方法。在陽明灘大橋、宣化街高架橋等大型橋梁建設,采取了安裝熱源鍋爐、搭建保溫暖棚、鋪設供熱管道的方式,在持續幾個月的低溫中,人工造出適宜施工的『春天』,為大橋竣工搶出了時間、創造了空間,創造了紀錄。有90%工程量搶在冬季完成的宣化高架橋工程,僅用了6個月,就實現了通車。
『佔滿時間、佔滿空間、穿插作業、協調調動』,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哈爾濱城市建設者發揚『哈爾濱路橋精神』搶抓進度,全市一盤棋,部門配合、市區結合、跨域聯合、政企合作、通力協作。各部門采取超常規措施,簡化審批環節、主動對接工程項目,實現了工程審批管理大提速,有效縮短了工程籌建審批時間,為工程建設快速完成創造了條件。
去年,哈市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79億元,僅哈市建委組織的新建改造的道路就有202條,立交橋等大型橋梁和街路配套橋涵57座。依托去年的基礎,今年,哈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0條,橋涵24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