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3日訊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讓胡路區法院堅持從嚴治院、堅持規范管理,建立了一套符合院情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形成了審判管理,業績考評、政務管理三大體系,涵蓋了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管有要求,評有標准、罰有出處、獎有依據。為了凸現制度的嚴肅性、權威性、這個法院做到言出法隨,令行禁止、從院領導到普通工作人員,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從不搞下不為例。
成立機制,突出落實主體。成立獨立運行的案件流程管理辦公室,每天不定期地通過現場檢查和網絡監督,檢查審判人員對流程的落實情況,根據現場檢查出和網絡監督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將大到不按期開庭,不遵守審判紀律、小到著裝不規范,法言法語運用不正確等問題點名道姓地通報全院,發現的重大問題可直接向院領導匯報。監督落實重點一是加強立案環節監督。二是加強庭審環節監督。三是加強案件制限審限監督。四是加強重點訴訟活動監督。
明確責任,突出齊抓人管。紀檢組、政工科、辦公室、調研室等綜合部門分工明確,在工作中各司其職又協調配合,對各部門在抓落實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溝通,每周四部門召開一次碰頭會,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分析情況,提出工作要點,推動司法管理的工作的深入開展。
領導重視,突出推進力度。實行院長值周,在立案大廳設立院長值周室,每周二由院長值周,其餘四天各由一名副院長值周,每周五下午召開院長辦公會,副院長匯報本周工作,院長提出下周工作要求,對本周發現的重點問題,以『院長督辦要點』和『院長督辦單』的形式下發到責任人手中,在要求的時限內限時整改。
創新形式,突出提高素質。在實踐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使傳統措施與新方法有機結合,形成互補,取得更加明顯的效果,從2008年開始,法官庭審能力考評活動正式啟動,按照流程要求,結合實際,精心設計《庭審能力考評表》,有計劃地對全院一線法官的庭審情況進行現場考核,由資深法官組成的庭審考評小組為庭審『挑刺』,由自己人為同事『找茬兒』,這在該院尚屬首次。消滅庭審瑕疵,提高庭審水平,無障礙的落實流程,是推進考評機制的出發點。使庭審現場既成為法官把握案件審理的平臺,又成為向當事人和群眾展示法官風采的窗口,更成為對法官能力考核的考場。考核結果與業績考評相掛鉤,考核重點是主審人,同時兼顧合議庭其它成員和書記員的整體綜合評價,庭審後點評,使法官普遍感受到了壓力,但也激發了他們的動力,用法官們的話說,庭審考核不亞於一場司法考試。
強化宗旨,突出作風養成。制度是行為准則,是行為規范,在一定意義上說,制度是為解決少數人的自由行為而制定的,只有絕大多數的人主動履行,自覺遵守,纔能達到井然有序,和諧共贏的目的。長期以來,讓胡路區法院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養乾警的作風,提高其綜合素質,形成了不違規、不逾矩,不護短的自律風氣,一是堅持開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發揚三老四嚴的傳統,培養團隊意識,集體意識,樹立只有步調一致纔能得勝利的思想。二是堅持學先進、我為全院爭光彩的教育,樹立同樣乾工作我不比誰差的思想。三是堅持得失教育,樹立以嚴謹的作風,踏實的工作求發展求進步的思想。通過作風養成教育,現在全院乾警的執行力空前提高,老同志以身作則,年輕同志嚴格要求自己,法院的司法管理水平達到了歷史最好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