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7日訊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法院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審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呼我應,民呼我為,堅持從人民滿意的地方做起,從人民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全面貫徹司法為民宗旨,不斷進行司法改革,順應民意,推行了一系列便民、利民、親民新舉措,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信賴,人民滿意度不斷上昇。
提昇便民服務,程序繁變簡。針對群眾反映,立案廳狹小、擁擠、程序繁瑣的問題,在辦公條件擁擠的情況下,闢建了1000平方米的立案大廳,開通了立案綠色通道,實行集諮詢、訴狀打印、復印、立案分案、排期、送達、保全、收費、信訪聽證於一體的一條龍立案方式,立一起普通案件只需20分鍾,並且所有案件均做到了當日立案、當日排期、當日確定主審法官、當日送達開庭傳票,並向當事人送達保全提示、申請調取證據提示,訴訟風險提示,方便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當事人反映,過去立案各屋亂『竄』,現在只要在立案庭站一站,各種手續全辦完,只等開庭來答辯。對於申請保全的案件做到當天申請當天保全,為後期執行奠定了基礎。有效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嚴格規定了案件流程環節的時限,實現了各個環節的及時有效地銜接,從根本上杜絕了案件欠拖不決的問題。五年來,無一超審限案件,在精力、財力、時間上大大減輕了當事人的負擔。三個派出法庭也都結合轄區實際,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便民措施,對行動不便的當事人上門開庭,法官定期進社區、在農村集貿市場開辦巡回法庭,在邊遠地區設置便民服務聯系點等形式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
實現案結事了,時間長變短。任何一個當事人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案結事了,馬拉松式的訴訟對當事人無疑是一種精神折磨,為了應對群眾的這一需求,讓胡路區法院在擴大庭前調解『面』的基礎上,以『點』求突破,明確規定對六類案件加大立案調解力度,先後制定了《關於加強調解工作的規定》、《立案調解中心運行規則》和《立案疏導制度》等指導性文件,把釋法析理司法調解貫穿審判工作始終,建立了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企業協助調解的調解聯動機制。僅三年來,通過法院配合行政調解,企業調解,就妥善處理各類糾紛200餘起,通過加強訴訟外調解,近兩年受案數實現了下降趨勢,緩解了法院的審判壓力。為了推進調解工作加大調解力度,該院成立了立案調解中心,對所有民商事案件輕微刑事案件優先進行立案調解,雙方當事人同時到庭達成協議,從立案到簽發裁判文書僅需30分鍾。五年來,有7000餘起案件在立案調解中心結案,且無一反悔、無一申訴、無一上訪,實現了定紛止爭,案結事了的效果,立案調解經驗在全國法院立案工作會議上進行了介紹。
推行司法救助,訴訟難變易。如何保障弱勢群體的訴訟權利?讓胡路區法院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使這部分群眾得到法律的惠顧,讓他們不但能打官司,而且打得起官司。五年來,該院為弱勢群體指定援助律師132人次,和其它人一樣,享有應有的司法權利。對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和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依法減、緩、免交訴訟費224萬元,避免了沒錢打不起官司的問題。為解決貧困當事人的生活困難,這個法院還專門成立了司法救助基金,乾警每人每月捐50元目標獎,五年來累計達到24.5萬無,對判決利益不能實現且生活確有困難亟須幫助的申請執行人和刑事被害人及其家屬予以必要的司法救助。同時為特困群眾申請司法救濟金280萬元,共救助困難當事人127人,一些受助的當事人感慨的表示:自古以來打官司就得花錢,天經地義,但法院不但不收錢還幫我們解決生活困難,我們一輩子都會記著讓胡路法院的好處。
為提高對弱勢群體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立案時即向當事人送達『申請調取證據提示』指導他們舉證,對舉證困難的,法院依法調取證據,避免了有理打不贏官司的問題。情法輝映之舉,使讓胡路區法院不但贏得了金杯銀杯,更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