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讓胡路法院堅持改革創新提昇司法能力
2011-09-07 11:22: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魏文斌 付建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7日訊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法院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解放思想,勇於改革、大膽實踐,因地制宜不斷進行創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司法審判工作的方式方法,取得顯著成效,司法能力全面提高。

   『大動作』。多年沿襲的審判工作程序缺乏科學的規范,隨意性大、人為因素過多,已不適應新形勢司法審判工作的需要。為此,讓胡路區法院審時度勢,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論證、結合實際、大膽改革案件流程,從規范化入手,為了提高審判效率和質量,這個法院根據轄區實際,將三個派出法庭的立案權由立案庭統一實施,從而統一了立案標准,嚴把了立案關口,避免了立案不及時、當立不立的現象。大流程突出了規范化的主題,為使流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他們投資建成了案件審判流程運行操作系統,通過聯網實現了派出法庭和院內審判流程的同步和統一,從而提高了派出法庭審判的科技含量,方便了監督,克服了隨意性的問題。針對司法鑒定、評估、拍賣等輔助行為時限長、監督難、進度慢,容易導致不廉潔問題的實際,大流程徹底改革了司法輔助模式,成立司法輔助組,將全院所有評估、拍賣、鑒定等輔助工作由原來的主審法官實施改為由司法輔助組統一實施,實行審輔分離,使輔助工作更具客觀性、真實性,為案件質量奠定了基礎。改革前,一起鑒定要拖很長時間,案件不能及時結案,現在只需半個月時間,大大縮短了審理時限。輔助工作更加專業、更加快捷,更加方便。在原速裁庭的基礎上成立了立案調解中心,設有三個調解室,把立案調解作為適應簡易程序審理民商事案件的必經程序,其它案件,在規定的日期或開庭前也可隨時到調解中心調解。調解中心成立兩年,結案3000餘件,佔民商事案件總數的四分之一,所結案件無反悔、無申訴、無上訪,自動履行率90%以上。案件流程改革帶來兩個顯著變化;一是有效緩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審判效率明顯提高,佔全市法院系統十分之一的人員審結全市四分之一的案件,人均辦案超過200件,全省第一,調解率85%以上,綜合結案率95%以上。二是案件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上訴率在5%以下,重審改判率在0.8%以下,審限內結案達100%,執行案件結案率97.36%,執行到位率85%。案件流程改革經驗受到最高院的肯定,並在2007年全國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會議進行了介紹。

   『大亮點』。執行難是所有法院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尤其對年受案萬件以上的讓胡路區法院來講,執行的壓力可想而知。該院從多年的執行實踐中總結出改善外部執行環境固然重要,但法院內部問題纔是執行工作的最大障礙,也是『人民群眾不滿意』的主要原因。結合實際,這個法院不斷深化內部執行機制,科學配制執行資源,多措並舉,有效解決了執行不規范、違法執行和執行不廉等問題。分權執行,讓執行更公正。該院率先在全省推行執行分權改革,從分離權力入手,改革執行機制,形成分權制衡的執行格局,把執行裁決權與執行實施權分別行使,在執行局內部成立了五個執行組,負責本組案件的實施和他組案件的裁決及執行異議的審查,實行執行交叉裁決和交叉實施,既避免了因專司裁決權或實施權導致的權力濫用,又合理配置了執行資源。實行執輔分離。成立財產查詢組實行集約式查詢,將執行輔助工作分離,由司法輔助組統一實施,防止了串通舞弊行為。實行收放分離。該院規定執行款物由後勤統一保管,執行員接收款物後必須當日入帳,發放執行款物須經局長批准,由內勤和案件承辦人共同發放,防止承辦人向當事人索要好處,抽取回扣。強化監督,讓執行更『陽光』,實行申請執行人聯系會制度,每月25日下午召開,由院長或分管副院長主持,全局乾警和申請執行人參加,執行聯系會制度揭開了執行工作的神秘面紗,實現了申請執行人對法官的面對面監督和院領導對執行乾警的當場監督。整章建制,讓執行更規范。為了保證執行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讓胡路區法院強化管理,狠抓規范,完善執行流程,立案時實行電腦隨機分案,防止關系案、人情案。落實執行寫實。要求執行人員對每起案件建立執行日志,案件的簡要案情、送達法律文書的時間、采取執行行為的地點、結果、見證人等都要如實記載,並由當事人或相關人員簽字,周一晨會時,局領導逐一檢查執行人員的寫實日志落實情況,並據此制度下步執行方案,由此執行困難的局面得到突破,執行工作也從此步入了良性軌道。

   『大變化』。讓胡路區法院曾一度是信訪大戶,倍受信訪困擾,院長董玉武2003年就任院長之初,擺在面前的是63起上訪積案,其中8起進京訪,19起進省訪,市級掛號的36起。為徹底扭轉信訪被動局面,董玉武在全院大會上擲地有聲地表示要解放思想,從講政治的高度抓好信訪,舉全院之力,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從最難案件入手,堅決打好信訪翻身仗。對既有信訪案件,他們一件一件研究,一件一件解決,一件一件平息,院長董玉武親自包一起困難醫療事故上訪34年的歷史積案,有了領導的重視,有了真抓實乾的作風,他們不怕吃盡千辛萬苦,不怕說盡千言萬語,於是上訪34年積案最終調解結案。一起因交通事故賠償問題幾乎釀下割下死者人頭進京上訪的案件以調解結案。63起上訪積案最後都以調解結案。董玉武院長深有感觸地說,只要我們工作到位,信訪問題總會解決,有些信訪問題之所以長期得不到解決,是因為後任不理前任之事,說到底,還是工作沒做到家。『再冰冷的石頭也有捂熱的時候』,成為他處理信訪案件的『名言』。

   讓胡路區法院在解決信訪案件中,堅持准確定性、分類處理,堅持維護上訪人權益與打擊違法訪並重的原則,做到及時糾正有理訪,妥善解決無理訪,堅決打擊違法訪。由於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建立了信訪工作的長效機制,信訪工作從被動應付到主動超前,從無序到規范,從2005年到2008年的四年間,受理案件四萬餘件,涉及當事人六萬餘人,未發生一起越級有理到省進京訪,奧運會、國慶期間實現了零上訪,信訪工作經驗先後多次被市中院、市政法委、省高院、省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轉發,原最高院肖揚院長在《人民日報情況匯編》第1441期做出批示:應總結大慶市讓胡路區法院三年無越級有理訪的經驗,並予以推廣。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