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經濟日報]倉廩殷實國泰民安
2011-09-15 09:36:0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倪偉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奔行千裡,閱盡松嫩、三江兩大平原豐收在望壯美秋色。

  蹲農場、走鄉村、進農家,所見、所聞無不感受到黑龍江省推進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帶來深刻變化和強烈震撼!

  『中華大糧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幾乎涵蓋我國北方旱作農業和水田農業的所有典型特征,由農墾示范廣泛應用的『精准機耕』、『覆膜滴灌』、『測土配方』、『旱育稀植』、『全程收割』等大農技、農機生產方式;采用GPS衛星定位系統和GIS地理信息系統和RS遙感技術等高新技術,推動了黑龍江數字、信息化農業加快發展。

  對黑龍江發展現代大農業奪得糧食大豐收,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可謂一語中的:『推廣大科技、引進大農機、興修大水利、開展大合作,加上落實好政策,是今年黑龍江糧食大豐收的主要原因。』

  當前,在全國推廣以農墾引領示范的這些信息、設施、節水、生態、集約式現代化大農業模式,對維護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深遠意義。

  『中華大糧倉』黑龍江繼去年總產超千億斤後,今年糧食總產量歷史性超過1150億斤,增產150億斤,可為全國提供850億斤商品糧,為穩定市場物價,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倉廩殷實而國泰民安。8月份我國CPI指數同比增長6.2%,仍在高位運行,宏觀調控保持物價總體水平穩定任務仍很重。龍江糧食大豐收將降低飼料成本,影響市場肉禽蛋奶價格呈穩降趨勢。

  由大豐收糧情受惠的不僅是食品、化工、醫藥等產業及相關業態,同樣關系股票、證券、期貨等這些『經濟晴雨表』市場行情起落,更涉及千家萬戶百姓生活幸福指數和對宏觀經濟預期信心。

  充滿希望的『中華大糧倉』同樣發展潛力巨大。黑龍江資源富集,而最大資源莫過於黑土地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饒的糧食及綠色農副產品資源。在剛剛結束的『2011黑龍江金秋糧食交易合作洽談會』上,來自全國的1346家糧食加工及銷售企業,訂購1091萬噸水稻、玉米、大豆。今年黑龍江省已供給全國商品糧470億斤,居全國之首。『益海嘉裡』糧油深加工企業集團,在400多個大中城市經銷商達3000多家,在全國建60多家糧油產品深加工廠,所生產『金龍魚』、『胡姬花』、『益海』、『豐苑』等著名品牌,其中食用油『金龍魚』小包裝佔據國內60%市場。僅佳木斯益海嘉裡糧油企業生產技術,即可將水稻『吃乾榨淨』加工成19種產品。每年在當地收水稻40萬噸,加上二期工程,總需水稻100萬噸。目前,黑龍江尚需培育這類大型糧食加工集團,拓展、延伸糧食產業鏈,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