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龍江人發展農業生產的良好心態來自於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我們在采訪中見到了每公頃10萬株的高產玉米、見到了從種到收人不進地的『大地號』、見到了自動駕駛的現代化大農機、見到了兩三個人管理千畝地的現代農民,黑龍江的糧食生產已經告別了傳統的耕作方式。大水利、大農機、大科技、大合作改變了黑龍江農業生產方式,改變了人們對農業的認識,同時,也在改變農村的生產關系。我們在采訪中看到的農墾和地方的合作共建、農機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小城鎮建設都充滿朝氣,農民在這些變化中不僅得到了巨大的實惠,而且看到了今後的希望。從同農民的交談中你能深刻感受到,農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今年『兩會』期間,省委書記吉炳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三農』工作的出路在於發展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大農業,要走具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黑龍江依托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取得了糧食生產的豐收,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為破解『三農』難題探索出一條成功之路,對今後中國農業的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采訪黑龍江的糧食生產是在親歷中國農業的轉折,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