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  法院天地
搜 索
龍鳳法院臥裡屯法庭拓展服務領域 構築完善行政管理體系
2011-10-09 14:04:2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9日訊 在規范化管理進程中,龍鳳法院臥裡屯法庭打破行政管理只是保障日常工作正常運行的思維局限,積極拓展行政管理在審判工作、社會管理創新、暢通溝通渠道方面的服務職能,做到審判開展到哪裡,服務跟蹤到哪裡,制度延伸到哪裡,事事有章可循。法庭積極探索符合基層人民法庭工作規律的管理模式,通過建章立制,將法庭各項工作納入規范有序的運轉軌道,使法庭總體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至今為止,法庭榮獲了全省優秀法庭、青年文明號、集體三等功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依托科技創新,積極為審判工作服好務

  法庭在審判流程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運用信息網絡、遠程監控、多媒體傳輸等現代科技手段,完善審判信息管理、規范庭審活動、強化司法監督,為審判工作的優質高效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強化審限管理方面,通過對案件延長、中止等扣除審限的管理,解決了『隱性』超審限問題。通過建立審限動態監督機制,完成了對審限的預警、催辦、督辦和監督。在強化均衡結案方面,通過月度、季度結案率的考察和管理,促使乾警合理分配辦案時間,強化均衡結案意識,實現全年均衡結案,解決突擊結案問題。在強化程序監督方面,在分案環節,計算機自動分析乾警辦案數量、結案情況和辦案專長等因素,隨機分案,避免辦人情案、關系案。法庭從宏觀層面對審判質量進行評估,同比看進步、橫比找差距,從微觀層面進行案件質量評查,發現問題、糾正偏差,實現對審判工作的常態化、動態化管理,全面公正地評價審判工作。

  二、實現『四互動、四延伸』,積極為加強社會管理服好務

  四互動包括:與區政府信訪辦互動,對矛盾可能激化案件及時聯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平息;與區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互動,通過聯席例會制度、義務培訓制度、案件旁聽制度、司法建議回函制度,加強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培訓,幫助人民調解組織提高處理和解決糾紛的能力;與區公安部門互動,對容易引發暴力犯罪的案件及時相互溝通,共同防止民事案件轉為刑事案件;與轄區街道、村委會互動,加強巡回審判力度,通過座談、發放宣傳材料、講座等形式,加深法庭對民間矛盾、糾紛成因等情況的掌握。四延伸包括:宣傳向基層延伸,通過就地開庭審理、進行法律講座、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將法律知識普及到農村;服務向基層延伸,推出一系列方便群眾訴訟的便民服務舉措,降低群眾訴訟成本;訴訟活動向基層延伸,充分發揮巡回審判的優勢,就地審理案件;法律諮詢向基層延伸,與轄區部分單位簽訂共建協議,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幫助企事業單位健康發展。三年來,臥裡屯法庭在轄區2個街道,3個村設立10個司法聯絡點,開展送法到社區、進校園、到企業、上街頭、下農村等法律宣教活動50餘次,共出動訴訟直通車約90臺次,流動法庭調解100餘次,現場成功調解案件60餘件。

  三、推行庭長接待接訪制度,積極為解決當事人疑難服好務

  為了讓當事人打一個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法庭以『化解矛盾、罷訪息訴』為目標,建立庭長隨時接待接訪制度,及時為當事人答疑解惑。創新工作方法,做到『三結合』。一是將坐庭接訪與主動上門走訪相結合。鑒於有些案件當事人不能、不願在辦公場所當面反映問題的情況,庭長利用業餘時間協同相關人員主動上門聽取當事人反映問題,能當場解決的,當場及時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做好解釋工作,確保定期給予明確答復。二是將當面接訪與電話、信函、網絡等方式相結合。法庭在辦公大廳內公布了庭長的辦公電話、手機、電子郵箱、通信方式,當事人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反映情況。三是實行重大、復雜案件接待接訪預約制度,邀請相關單位聯合參加接待接訪活動。堅持來訪必辦、有問必答,積極聽民聲、察民意、解民懮,力爭將問題解決在法庭,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現在來法庭反映問題的少了,諮詢問題的多了;纏訴纏訪的少了,判後答疑的多了;批評指責的少了,肯定表揚的多了。法庭曾成功化解關於大慶築安建工集團公司100餘名下崗職工社會統籌保險信訪案件,關於大慶石化公司、派遣單位及勞動者之間的群訪勞動爭議案件102件,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認可,有力地維護了轄區的和諧穩定。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