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  法院天地
搜 索
喇嘛甸法庭始終做到三貼近服務建設新農村
2011-10-14 15:33: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馮玉環 付建國 褚立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4日訊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喇嘛甸法庭是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法院唯一一個涉農法庭。針對該庭地處農村的實際,他們深感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肩負的責任。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始終做到『三貼近』,做好『三大員』。即:貼近農業、貼近農村、貼近農民;做維護農村穩定的『消防員』、服務三農的『服務員』、普法工作的『宣傳員』,為轄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法律服務。2010年他們受理了一批農戶借款案件。主審法官孫朝陽在審理案件過程中,認真總結農戶拖欠借款的原因,通過了解,多數農戶並非惡意拖欠償還借款,而是2009年秋收期間,一部分借款農戶因霜凍較早而至農作物減產絕收,收入受到嚴重影響,致使出現未能償還原告借款的結果,拖欠借款的農戶絕大部分無其他收入,只能依靠僅有的土地維持生活。孫朝陽意識到如果以判決方式處理此類案件,無法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相反,如果進入執行階段還有可能激化社會矛盾。走出去,不能簡單的就案辦案,孫朝陽認真聽取農戶意見,了解農戶困難後,制定了多種調解方案,同時與原告積極溝通,最終原告同意被告分批次償還借款的,促成了20餘戶農戶與信用社達成調解協議。這次『走出去』活動不僅解決了糾紛,更是把法制宣傳活動帶到了廣大農戶中,作了一次普法宣傳。

  在服務農村的同時,該庭還加大了服務企業發展的力度。由於住戶拖欠物業費和熱力費,中藍物業和慶釜物業將55家住戶訴至法院。由於地域人員的原因。送達問題一直是困擾法庭的一個難題。有的當事人拒簽法律文書,有的當事人放狗咬,還有的當事人明明就在家裡無論你怎麼敲門也不給開門。他們曾為送達一份判決書而去被告家五趟。針對這批物業案件的具體情況,他們采取了晚上集中挨家挨戶送達的方式。2010年5月12日,法庭人員分成兩組,分赴喇嘛甸各樓區。一樓、二樓、五樓、六樓……,55起案件送達回來時,法庭所有人都已疲憊不堪,原本腳壞了的張琪,更已經是一瘸一拐的了,但是他們收獲的是一種成就感。55起案件最終在孫曉峰、程宇兩位法官的傾力調解下,除個別案件外均調解結案。在案件處理過程中他們把案件審理中的問題進行了匯總,針對物業公司存在的問題向兩家物業提出司法建議,為企業不斷完善制度管理提供法律服務,受到了企業的好評。

  該庭還強化了便民利民措施,探索民事速裁機制,簡化訴訟程序,最大限度地便利農村群眾訴訟。充分發揮了民事簡易程序及時、簡便、快捷解決糾紛的功能,不斷擴大簡易程序適用范圍,走普通程序簡化審、簡易程序快捷審的路子,想當事人所想,急當事人所急,依法能快則快,防止久拖不決,以使當事人處於爭議狀態的權利義務關系盡快恢復為正常的社會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通過『流動法庭』、『巡回法庭』、『夜間法庭』的形式,方便群眾訴訟,縮短法庭與農村的地理距離,拉近法官與群眾的心理距離。切實履行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職責,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該庭的案件呈現出『兩昇一降』的良好趨勢,即:明顯地提昇了調解結案率和當庭自動履行率,而使申訴信訪量不斷下降。針對農民法律知識欠缺,性情偏激,遇事容易上火,矛盾糾紛容易激化的特點,該庭主動『把法律知識送到炕頭,把法庭審案搬到村頭,讓矛盾糾紛化解在田間地頭』,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他們在工作中堅持『四心一准一快』接待法,即對每一位前來求助的群眾做到熱心,聽訴問題細心,做思想疏導工作耐心,解決問題誠心,答復問題和處理意見准,處理快。對不屬於法庭處理的事情也不一推了之,而是為其指明正確的解決途徑,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架起了與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法官為人民』的服務宗旨。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