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  法院天地
搜 索
讓胡路法院刑事附帶民事案引入陪審員參審效果好
2011-10-14 15:51:01 來源:東北網  作者:付建國 褚立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4日訊 由於人民陪審員來自基層,具有熟悉民情、親和力強等優勢,並且還是社會各個領域中不同層面的典型代表;而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案件,往往因為涉及到犯罪和財產並存問題,犯罪分子多數認為如果判罪就不想賠償,造成被害人的損失難以彌補,受傷的心無法得到平衡,極易引發上訪案件的發生。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中充分利用上述特點,要求凡是涉及到民事賠償的刑事案件,引入陪審員陪審機制,由人民陪審員參與陪審,實行法官與人民陪審員共同做好被告人及其親友工作,使兩股勁擰成一股繩,達到最大限度賠償被害人損失的目的,填補被害人受傷的心靈。

  在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案件調解中,該院盡力以人民陪審員屬地原則為標准,屬於或離自己轄區不遠的刑事附帶民事案件,根據院裡規章制度的規定參與陪審,發揮出自己在案發地或當事人出生地的『威望』,主動深入到被告人及受害人家中,依法引導雙方促成和解。依法引導中,陪審員根據自己的法律知識,以法律為依據,准確計算出受害人的損失,然後積極挖掘雙方潛在的互補利益,以進言獻策的形式,提出一個調解方案,引導雙方找准利益的平衡點,達成和解。對於涉及到親屬、鄰裡矛盾特別大、有積怨的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案件,陪審員細心、耐心傾聽當事人的訴說,以真心、熱心力促雙方在親情、友情上找到融合點,最終雙方互諒互讓就民事部分和解。對於涉及案外人協助的民事賠償案件,陪審員還開展聯合調解,實行聯動調解,共同做好保護受害人損失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被害人的經濟損失。

  在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該院要求必須民事部分先賠償到位,並取得被害人諒解,纔能把此情節作為適當減少刑罰量的酌定情節。為了貫徹上述規定,該院對人民陪審員一方面通過理論授課與實務培訓相結合、法官輔導講座與觀摩陪審示范相結合的方式,多樣化地開展崗前和任期內的培訓工作,並為其訂購量刑規范化及刑事審判方面的書籍,提高其法律業務素質,掌量刑規范化標准,進一步調動做好刑事附帶民事部分調解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他們還與承辦法官一起,仔細翻閱了案卷。庭審中,他們認真聽取了公訴機關、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和被告人的訴辯主張,並在合議時,就案件的具體處理從情與法的層面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極力尋找情與法的融洽點,從而達到法官與人民陪審員共同攻克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調解難題。

  此舉措效果明顯,截止至2011年9月末,該院今年共審結各類刑事案件389件,其中通過人民陪審員參與陪審刑事附帶民事案件138件,總標的高達1400萬餘元,其中調解136件,判決2件,調解率高達98.55%,且刑事附帶民事部分現已全部執結,執結率達100%,受到了被害人的充分肯定和歡迎。由於得到受害人的諒解,根據量刑規范化標准依法對涉及到民事賠償的172名被告人給予了從輕或減輕等從寬處理,使其感受到了法律的人文關懷,並得到了改過自新的好機會,盡早地回歸社會,因此也受到了被告人的歡迎。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