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記者四千裡跋涉探訪:內蒙大瓜子是這樣闖龍江的
2011-12-15 10:12:38 來源:生活報  作者:仲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2月15日訊 連日來,生活報關於內蒙古大瓜子在哈爾濱“一子獨大”的系列報道在社會各界引發熱議,不少市民心存疑問:內蒙古大瓜子是如何從地頭運到哈爾濱的?內蒙古大瓜子到底好在哪兒?11日,生活報記者趕赴我國瓜子種植面積最大的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開始內蒙古大瓜子的探訪之旅。驅車行駛在筆直的京藏公路上,窗外一側是連綿起伏的烏拉山脈,一側是一望無垠的河套平原,借著月光,隱約能看見成片乾枯的向日葵稈。同行的瓜子收購商陶海山說:“家鄉人吃的瓜子八成以上都產在這兒。” 12日一早,記者跟隨陶海山收購瓜子,體驗了瓜子運抵冰城的最初情形,並勾勒出內蒙古瓜子從地頭到哈爾濱街頭的全過程。

  找貨:穿梭鄉鎮選好貨

  內蒙古亮天的時間要比黑龍江晚一個半小時。12日8時,太陽懶洋洋地從地平線上昇起。陶海山起床後開始預熱車輛,准備一天的行程。

  在巴彥淖爾市從事瓜子生意的圈子中,提起黑龍江陶老板,幾乎無人不知。大伙兒認識他的理由很簡單:瓜子的收購量大,幾乎天天要往哈爾濱發貨,而且信譽很好。

  陶海山一家人經營瓜子20年,一家分兩路人馬忙活生意:一路在哈爾濱哈達批發市場搞批發,另一路常年在外省收購瓜子。

  “今天咱們去德嶺山鎮抓貨,我已經和當地瓜子經紀人談好價錢了,今天晚上必須把這批瓜子運往哈爾濱。”陶海山說。

  德嶺山鎮離五原縣50公裡,汽車要行駛40分鍾。在路上,陶海山打開了話匣子,和記者講起了日復一日收瓜子的經歷。

  “每年我都要往返於新疆、甘肅、內蒙古、吉林這些瓜子主產地,其中,在內蒙古收購瓜子的時間最長。”陶海山說,內蒙古的瓜子很搶手,全國各地都來這裡批貨,每次進購瓜子前,都要先打個前站,看一看瓜子的品質和價格,這樣纔能在盈利的前提下,保證瓜子的品質。“有時到達一個鄉鎮後,發現瓜子的質量不行,馬上就得去下一個鄉鎮。”

  談價:好瓜子講一分價都費勁

  汽車在蜿蜒的村道上行駛,路兩側到處都是已經收割的向日葵地。途中,每行駛10公裡左右,就能看見一個村屯——平頂紅磚房的房前屋後,整齊地堆放著已經裝袋的瓜子。“別看這裡的村容村貌不如咱家那邊的農村,但是,這裡的農民靠種植向日葵,每年收入2萬多元不成問題。”

  9時,記者跟隨陶海山來到了德嶺山鎮瓜子經紀人王明亮的庫房。三間750平方米的庫房中,整齊碼放著成袋的瓜子,袋子上寫著種植戶的姓名和種植品種。在庫房外的牆角,擺放著6臺瓜子精選機,地上散落著被淘汰的“癟子”。庫房的門口,停放著4輛平頭大貨車,其中一輛車已經裝滿了瓜子。

  王明亮說:“這批貨是運往廣州的。”

  “昨天說的那個價格能不能再便宜一分。”陶海山講起價開門見山。

  “這個價格已經很低了,同樣的貨在鴻鼎(內蒙古最大的瓜子批發市場)拿,一斤起碼要貴5分錢。”王明亮說。

  “如果不能便宜,必須給我保證瓜子的質量。”陶海山說。

  “你放心,質量保證差不了,咱們合作也不是頭一天了。”王明亮笑著說。

  陶海山告訴記者,這裡的農民將瓜子統一存放在經紀人的庫房,然後由經紀人進行精選、批發,經紀人只賺取其中的精選和存放的費用,剩餘的全部返給農民。僅在德嶺山鎮,瓜子經紀人就有30多位。


  檢質:一把“探子”查得細

  瓜子的價格已經定下來了,但是,陶海山還是對瓜子的質量“不放心”。“做買賣講的是貨真價實,絕對不能以次充好,信譽如果沒了,還談啥賺錢。”陶海山說。

  咋看瓜子的質量?陶海山有他的秘密武器——一把“探子”和一個電子秤。“探子”是一根40多厘米長的鐵管,中間是空心的,其中一頭非常鋒利。陶海山拿著“探子”,紮破一個寫有“5009”瓜子編織袋,袋子中的瓜子順著管芯滑到了一個布袋中,一袋、兩袋、三袋……陶海山一連紮了10多袋,一邊品嘗一邊不住地點頭“這批瓜子的品質不賴”。

  隨後,陶海山又拿出了一個如同手機大小的電子秤,是用來檢驗瓜子質量工具。他在電子秤上稱出50克瓜子,然後,把瓜子倒在桌子上,一粒一粒開始細數。“50克瓜子286粒,質量還算達標。”陶海山說,這種檢驗瓜子質量的方法,行話叫“千粒重”,50克瓜子的粒數越少質量越好,通常情況下,50克瓜子250粒到290粒,質量就非常不錯了。

  裝車:瓜子坐傳送帶進貨車

  在王明亮家的庫房,十多個工人正在裝車,這些工人是鴻鼎農貿市場專職裝車工,並且按件記薪,裝一袋瓜子掙1.2元,而且客商還要給每位工人10多元的小費。

  “以前裝車要在車廂後面架起幾塊木板,工人扛起一袋100斤的瓜子,從庫房走出來,然後走上通往車廂的木板,如果掌握不好平衡,很容易摔下來。那時候乾活,費時又費力,一天賺不了幾個錢。”裝車工劉文亮說。

  “現在乾活全是機械化了。”記者看到,從庫房通往貨車車廂之間有一條傳送帶,裝車工只需要將整袋的瓜子放在傳送帶上,直接就裝進了貨車,然後,車廂上的工人將袋子碼放整齊就OK了。

  “現在工作強度比以前降低了,乾活也不那麼累了,收入反而增加了,靠著裝瓜子,一年能收入3萬多元。”劉文亮說。

  運輸:60個小時運抵冰城

  經過了看貨、談價、檢質、裝車,5個多小時的忙碌,25噸瓜子整齊地碼放在大貨車廂裡。“今天晚上這批貨就啟程運往哈爾濱。”陶海山說,從巴彥淖爾到哈爾濱,公路裡程大概有2100多公裡,如果不堵車,需要60個小時到達哈爾濱。

  五原縣東北立纔貨運物流站是當地唯一一家黑龍江運輸專線,經理湯冬梅告訴記者,陶海山預訂的車輛只是其中一輛,還有其他客商的5車瓜子凌晨出發。

  13日,記者從內蒙古最大的瓜子批發集散地鴻鼎農貿市場了解到,瓜子收獲時節和春節前,我省到內蒙古收瓜子的達20多家,每天運抵我省的瓜子超過200噸。

  鴻鼎農貿市場每天都有來自黑龍江、遼寧、河南等全國各地的客商雲集於此,最多一天能運走2000多噸,其中,黑龍江是瓜子需求量最大的省份。

  陶三真名陶海山,哈爾濱哈達批發市場陶三炒貨瓜子收購商。此前本報“瓜子這些事兒”報道中,曾多次提及陶三炒貨。陶海山經營瓜子生意20年,在黑龍江有一大批固定客戶,無論是進貨還是銷售,已經輕車熟路。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