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那5年幸福回味多多
空間更廣闊
●城市版圖加大
生活報1月18日訊 通過建設北國水城、科技創新城、工業新城、群力、哈西、哈東等新城區,實現了城市發展空間向北跨越、向南拓展、向縣域延伸,使哈爾濱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道路更通暢
●新改建道路667條
新改建各類道路667條、橋涵121座,維修道路3686條(段)。
松浦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西橋、陽明灘大橋相繼建成通車,依蘭松花江大橋順利推進。
新建哈阿快速乾道,打通長江路,拓寬改造哈五路、哈雙北路、東巨路等出城口道路,繞城高速全線建成,中山路、機場路、文昌高架橋、征儀跨線橋等交通乾道貫通城區,地鐵1號線、哈西客站等工程進展順利,城市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
生活更舒適
●供熱:集中供熱達72%
哈市四主城區居民全部飲用磨盤山水,103萬戶居民用上天然氣,集中供熱普及率由61%提高到72%,累計拆爐並網、限期治理超標排放燃煤鍋爐3360臺。
●垃圾處理:提高到75%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由54%提高到75%,城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0%。
●公交車:更新3200臺
五年累計更新公交車輛3200餘臺,開闢調整公交線路74條,農村客運班車通村率達100%。
●教育:資助貧困生62萬人
哈市教育公平進一步顯現,累計創建標准化學校400餘所、資助貧困學生62萬人次。
●污染:空氣污染物減11.7%
水、氣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別減少17.8%和11.7%。松花江乾流出境水質主要污染物下降21%。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基本實現污水全線收集和集中處理,阿什河清淤工程全面展開。
●安居:建保障房9.9萬套
累計拆遷改造棚戶區1235萬平方米,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9.9萬套,發放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2.4億元、廉租住房補貼1.9億元,實物配租廉租住房8777套。公積金用於保障房建設資金22億元。
哈爾濱成為全國“十大避暑旅游城市”。2011年旅游總收入457.8億元,比上年增長20%,是2006年的2.7倍。
哈市地區生產總值跨越兩個千億元臺階,預計2011年超40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以上,五年年均增長13.2%。
預計2011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012億元,五年累計實施億元以上大項目1833個,完成投資3788億元。

未來5年還將收獲多少幸福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哈市新五年發展的畫卷讓城市的輪廓更清晰,方便、滿意、幸福的民生清單更是溫暖人心。2016年,讓我們擁抱希望,走進新冰城。
社保
醫療養老保險城鄉全覆蓋
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實現城鄉全覆蓋。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城區標准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基本實現全覆蓋。
戶籍
百萬農民進城鎮
戶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提前實現百萬農民進城鎮。
教育
幼兒園
毛入園率達75%
城區和縣鎮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75%。
管網改造
完善備用
水、氣、熱源
加快水、電、氣、熱管網昇級改造,完善備用水源、氣源、熱源。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集中供熱普及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提高到85%、91%和85%以上。
工業
做大
雲計算企業
加快引進並做大雲計算企業,爭取成為國家雲計算試點城市。抓好科技創新城、工業新城等大園區建設。利民開發區建成醫藥產業園,賓西開發區實現加快發展。
交通
再增跨江通道
五年後,哈市通地鐵1號線,啟動建設地鐵2號線、3號線;加快推進新濱洲橋、濱北公鐵兩用橋等跨江通道建設,拓寬打通一批城市主次乾道,配套建設松北、哈南、群力、哈西、哈東等新區市政道路。
文化
打造國際音樂盛會
未來五年,冰城將把“哈夏”音樂會打造成全國一流和國際性的音樂盛會,把平房動漫產業園打造成國內一流的動漫網絡游戲產業聚集地。確保哈爾濱大劇院、音樂廳等文化基礎設施建成並良性運營。
車站
建成松北火車站
搶抓太平國際機場擴建契機,規劃建設空港物流經濟區。力促哈佳、哈牡高速鐵路開工建設,確保哈西客站按期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改造哈爾濱既有火車站,建成松北火車站。
企業
廠辦大集體
改制全面完成
力爭用五年時間,國有企業基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全面完成。發展大宗物資交易市場及期貨市場。新增上市企業15至20戶。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力爭非公經濟比重超過60%。
趙博/制圖
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5萬人以上,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新增55萬
就業
新增55萬
翻一番
收入
翻一番
城鄉居民收入達到4萬元和2萬元左右,比2011年翻一番。
新建12萬套
保障房
新建12萬套
新建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12萬套,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5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現應保盡保。
超300億斤
糧食
超300億斤
糧食生產能力超過300億斤,糧食由食品加工向化工產品加工拓展。
2012多少幸福在望
地鐵年底通車 醫保門診統籌 建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2012年是哈市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將掀開哈爾濱大發展的新篇章。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哈市將重點抓好城管、城建、民生、現代服務業等多項工作,讓城市大變樣。
民生
基本實現新農保城居保全覆蓋
安居:建設保障房3.9萬套
必須在注重質量和公平的前提下,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確保今年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3.9萬套,為1.5萬戶群眾提供廉租住房保障、發放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
就業:新增10萬人以上
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強化就業培訓,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指導援助。全面落實小額貸款擔保等扶持政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積極開發公益性服務崗位。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0萬人以上。
養老:新增社會辦養老床位1000張
年底前基本實現新農保和城居保全覆蓋,未轉非被征地農民應保盡保。擴大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受益面,資助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和60周歲以上老人參保參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0%以上,新農合統籌區域內政策性報銷比率75%以上。
啟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門診統籌,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將殘疾人康復治療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范圍。實現工傷、失業保險市級統籌。新增社會辦養老床位1000張。
教育:創建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50所
新建中小學校4所,創建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50所,新改建公辦幼兒園78所。實施校捨、校車、校園周邊秩序整治工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建立專業化實習實訓基地4個,啟動建設哈爾濱職業教育園區。建立健全入學和助學機制,切實保障弱勢群體受教育權利。
就醫:財政每年5000萬直投醫療
完成3所市直醫院、4所區縣醫院和10個區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建設。從今年開始,市財政連續三年、每年投入5000萬元用於市直醫療機構建設。推進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啟動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和醫療責任保險試點。啟動國家級“電子病歷”試點,建立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
文體:哈爾濱音樂廳投入使用
力爭哈爾濱音樂廳和城鄉規劃展覽館建成並投入使用、哈爾濱大劇院主體封頂、職工文化中心完成配套工程。加快建設平房動漫、印刷出版等6大文化產業園區和冰上舞蹈雜技創作演出等4大基地。高水平辦好第三十一屆“哈夏”音樂會。全力實施八區體育場綜合改造工程。
推進華南城雙城果蔬物流基地建設
現代服務業
旅游業:啟動四季冰雪樂園發展賽艇帆船
搶抓中俄兩國互辦“旅游年”活動契機,做好“冰、雪、山、水”旅游文章,提昇“冰城夏都”旅游品牌。冰雪游重點啟動四季冰雪樂園等新項目。
濕地游重點推進道外濱江濕地、太陽島東部濕地旅游景區、狗島濕地休閑運動場和伏爾加莊園二期等項目,加快發展賽艇、帆船等高層次旅游項目。
深度挖掘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及文化、紅色、農業、工業、鄉村旅游資源,搞好規劃布局、產品開發和旅游名鎮建設。確保全年旅游總收入增長20%。
金融業:力爭花旗、渣打等銀行入駐
引進境內外金融機構,力爭花旗、渣打等銀行入駐。啟動城郊聯社改制農村商業銀行。繼續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機構。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范圍和規模,全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長30%以上。
物流業:啟動哈爾濱內陸港異地擴建
重點推進華南城、雙城果蔬綠色有機淨菜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項目建設。適時啟動哈爾濱內陸港異地擴建。確保物流業增加值增長16%以上。
信息服務業:主打雲計算
加快發展雲計算產業,推進哈南“中國雲谷”和松北“雲飛揚”基地建設。推廣信息服務在農業、物流、安防、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會展業和商貿流通業:構建松北、哈南、群力、哈西等新商圈
加快建設國際農業博覽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展會,確保會展業綜合收入增長20%以上。加快改造南崗、道裡、道外、香坊等傳統商圈,構建松北、哈南、群力、哈西等新商圈。落實國家和省“穩價保供”政策,突出抓好“米袋子”、“菜籃子”。
城市管理
開展
“城市管理年”
昇級改造舊有居民庭院1027個、社區休閑健身廣場20個,新建改造水衝式公廁50座。
成立社區物業服務站121個,實現老舊住宅物業管理全覆蓋。加快群力西區集中供熱等熱源項目建設,拆並一批小鍋爐。
規范路邊停車,新建社會停車場30處,新增停車位1.2萬個。
新增大容量綠色環保公交車300臺,更新300臺。
公共安全
建立健全食品
安全追溯體系
加強城鄉社區和基層自治組織建設,集中建設一批2000平方米以上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中心。今年絕大多數群眾不支持的項目不立項。全力化解信訪積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
生態環境
松花江乾流
達國標三類水質
完成何家溝、馬家溝郊區段整治、清水水源工程和信義溝雙線截流。松花江乾流水質基本達到國家三類標准。松北水網體系開挖渠道45.1公裡,新建橋梁30座。啟動江北區域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園區建設,推進雙琦廢棄資源利用示范廠改擴建和餐廚廢棄油脂綜合處置廠建設。
科技
完成科技攻關
項目100個以上
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61.6億元,全年專利申請量增長20%。重點抓好發電設備、汽車制造、新媒體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加快發展鋁鎂合金加工、優質動物疫苗等高新技術產業鏈。全年完成科技攻關項目100個以上。加快光學電流互感器、生物工程及新醫藥等產業化進程。
城市建設
啟動
多個城建大項目
重點啟動建設王崗、一苗圃高架橋等南部聯絡線工程,完成保健路、八區地道橋續建工程。完成農村公路改造500公裡。推進江北百公裡濱江景觀大道建設,確保呼口大橋通車。
地鐵1號線一期力爭年底前實現試通車,二期工程和哈西客站地鐵聯絡線建設加快推進。
啟動花園街保護街區、東西軸線景觀大道和空港大道新區聯絡空間等區域綜合改造。
大項目
重點項目
開工300個
開展“項目落實服務年”活動,確保今年市重點項目開工300個、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新謀劃3000萬元以上項目1000個、億元以上項目500個。
同時,哈市將加強與世界500強等重點企業對接,力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0%以上,國內區域經濟合作實際到位資金增長20%以上。新建市級以上中小企業創業基地20個。
農業
做大
稻米乳品產業
落實“一圈兩帶”蔬菜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搞好五常萬畝設施蔬菜園區建設。做大稻米、乳品等10大產業鏈,新建續建投資億元以上綠色食品產業項目12個,市級龍頭企業增加到130家。突出抓好10大牧業龍頭企業和30個生產基地建設,引進投資超億元畜產品加工企業5個。
工業
抓好哈藥總廠
優化調整改造
重點抓好哈藥總廠優化調整改造、東輕超大規格鋁板帶材等重大技改項目100個,啟動實施兵裝集團地源熱泵、富霖芯片等新興產業項目100個。率先發展經開區、高新區、賓西、利民4個國家級開發區,力爭產業集中度達到50%以上。力爭年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達45戶,規模以上企業10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