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2日訊(陳偉 記者 印蕾)記者從22日召開的哈爾濱市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哈爾濱市民政部門將進一步深化為民、便民服務,進一步提高特殊群體的保障水平,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醫療救助參保、參合范圍擴大到城市低收入困難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和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低保動態調整
會議提出,要根據統計部門提供的數據,做好提高低保標准測算工作,及時建議市政府啟動動態調整機制,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到影響。醫療救助一般救助對象自負部分報銷比例由40%提高到50%,“三無”對象自負部分報銷比例由80%提高到100%。繼續做好困難群眾節日補貼、供暖補助、臨時救助等專項救助工作。力爭出臺《哈爾濱市農村低保家庭收入核算標准》。
新增社會辦養老床位1000張
會議提出,要做好社會養老服務工作。在社會辦養老機構中開展“達標昇級”活動,標准化建設達標率由30%提高到60%,新增社會辦養老床位1000張。在公益用房500平方米和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分別開展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和供餐服務。
打造社區15分鍾生活服務圈
會議提出,今年要繼續加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千米以上社區公益服務設施建設35處,其中15處要達到2000米以上。50%以上的行政村都要建立一處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服務站,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要達到20%。積極打造“社區十五分鍾生活服務圈”,市區90%以上的社區要實現群眾文化、醫療、助老、繳費、服務“五不出社區”。繼續加大社工隊伍建設力度,加強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30%以上的從業人員要持證上崗。今年擬完成210個日間照料公益性崗位的招聘工作,在8個城區648個社區分別招聘1名專職社區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