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北京3月12日訊(記者 孫曉銳) 近年來,全國各地因扶起跌倒老人而引發的“訛詐好人案”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輿論波瀾,成為“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全國政協委員呂樹文呼吁,重塑社會道德風尚、保障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已刻不容緩,不要再讓善良的人民流汗又流淚。
呂樹文委員表示,重塑社會道德風尚,扭轉社會道德滑坡的現狀,特別是保障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僅停留在思想道德層面是不夠的,要從法律、社會保障制度、媒體輿論監督等諸多方面去尋求解決的辦法。
保障見義勇為者合法權益,應從法律層面入手
呂樹文委員建議,在目前我國法律沒有設立強制“善意救助”的情況下,法官應在依據現有法律的規定,根據已經查清和被證明的事實,嚴肅認定事情的性質,進而准確判定雙方責任。如果一旦證明被救者確實存在誣陷的事實,則誣陷者已經涉嫌構成詐騙罪和偽證罪,司法機關應當依照相關法律給予嚴懲。
重塑社會風氣,政府要起到主導作用
呂樹文委員建議,政府要摸索完善一個對見義勇為者及道德模范的獎勵制度,同時依據相應法律,建立一套對於惡意誣陷他人行為的懲罰制度。只有這樣,好人做好事纔更有底氣,更無後顧之懮。
需要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
呂樹文委員說,社會公益力量參與保障見義勇為者合法權益,是對保障救助機制的有力補充。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使得此類組織更規范、更細化、更公開、更透明、更加程序化,使其發揮出實際作用。
加強社會保障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呂樹文委員說,各地有關部門,應該因地制宜,適當調整報銷比例,最大限度的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同時,政府應該力爭醫保、社保覆蓋范圍的最大化,爭取將各個人群和社會階層全部納入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