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消防支隊『五大機制』助推執勤崗位大練兵
2012-05-21 10:51:07 來源:七臺河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消防支隊對拉練裝備進行檢查。

  東北網5月21日訊 七臺河消防支隊立足自身實際,加大練兵力度,以科學的練兵方法和有效的練兵措施,不斷深化大練兵活動,切實提高部隊官兵綜合素質,全面提昇部隊戰斗力,著力打造一支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煤城消防鐵軍。

  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大練兵機制。緊緊依靠地方黨委、政府,積極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不斷健全完善消防責任體系,積極整合全市應急救援力量,有效提昇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實戰能力和救援水平,將市政、民政、安監、地震、衛生、交通、防汛、水利、氣象、環保、石化、通訊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納入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作戰、訓練體系,將應急設備和應急物資儲備單位納入應急救援體系。通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消防部隊在多種應急力量的聯動處警中進一步熟悉了聯合作戰程序和力量部署,完善了預案,使大練兵取得實效。

  加強裝備操作運用,提昇裝備實力的大熟悉機制。以提高部隊滅火救援實戰能力為出發點,把裝備建設當作部隊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確保裝備時刻處於良好的戰備狀態,為打造消防鐵軍、提昇部隊實戰能力提供良好的裝備保障。支隊針對器材裝備的性能、用途、技術參數、維護保養方法等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處置特殊火災和緊急情況的應急訓練,使官兵熟悉各項操作規程,了解滅火救援中預防事故的方法,養成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習慣,增強預防事故的能力。支隊要求各單位按照崗位和任務分工,熟悉掌握個人防護裝備和車輛裝備的技術性能及適用范圍,熟練操作應用和維護保養,進一步提高部隊滅火搶險救援效能,增強消防官兵在滅火救援中的防護能力,充分發揮裝備的最大性能,實現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


 

“5·12”防災減災日消防救援拉練。

  針對重點單位,強化實戰的大演練機制。針對本地災害事故特點和規律,立足部隊現有執勤車輛裝備和器材,開展以班組、大(中)隊為單位的合成訓練。支隊采取隨機拉動、臨機設情等方式,組織數次典型災害事故實戰拉動演練。每個大(中)隊結合轄區情況,分類確定總數不少於轄區重點單位數,逐一開展實地熟悉,逐一制定熟悉卡,並從中選擇有代表性的重點單位為演練對象,年內對每個重點單位開展不少於2次的實地演練。同時,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進行類型預案制作和重點單位演練,各執勤中隊深入轄區重點單位開展摸底調查與測試演練,強化夜間演練和無預案演練,做好打大仗、惡仗准備。積極開展大型滅火救援演練,如隧道、石油儲罐區、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多部門多警種聯合參演,檢驗了多部門、多警種聯合作戰的能力。

  嚴格定期考核、細化標准的月考核機制。嚴格練兵先練官、強兵先強將的導向,堅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的原則,改革創新訓練和考核模式,強化全員練兵。嚴格月考核制度,科學安排項目,合理分配時間。全員練兵月考核著眼實戰需要,科學設置練兵課目,細化量化各級、各崗位人員的練兵內容和標准要求,紮實開展練兵活動。在全員練兵普遍提高的基礎上,層層開展比武競賽,確保全員參與,避免只練尖子隊員的傾向,促進部隊整體戰斗力的全面提昇。通過考核對各單位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漏補缺,找出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督促各單位加以改正。

  加強練兵工作督導,提昇練兵工作質量的獎懲機制。為確保各項練兵工作順利開展,練兵任務落實到位,支隊加大檢查督導力度,統籌安排工作時間,多下基層掌握執勤崗位練兵第一手資料,多為基層解決工作難題。支隊建立健全練兵獎懲機制,保證全員練兵健康有序開展。對各單位落實情況不定期進行督察,對練兵獎懲機制落實不嚴格的單位,取消年終評先評優資格,在練兵考核中不達標人員,支隊將組織不達標人員補考,凡補考不達標的人員,年內不得參加評先評優。確保了全市消防部隊練兵工作持續有效開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