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王偉:把善舉傳承 把愛心傳遞
2012-05-22 05:58: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1日訊 5月8日那一天,那個原本平淡的夜晚,因為有了張麗莉奮不顧身,捨已救人的英雄壯舉,把時空定格在了那裡,讓我們永遠記住了那一刻。連日來,張麗莉的病情牽動著龍江姐妹的心,她的英雄事跡感染感動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應該說,要不是這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我們不會認識這位“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要不是張麗莉生死關頭的那一推一拽,我們不會知道這位活潑可愛的“80”後女孩竟是如此的美麗和高尚。我們稱張麗莉為“最美女教師”,這個最美,不在於她的外表有多麼靚麗,而在於她用青春年華的道德善舉樹起了社會文明的標杆,托起了社會向善的力量。正像一篇評論中描述的那樣,“重重的一推,在那個最驚心的晚上,張麗莉老師沒能回家,再也無法站上講臺,再也無法跑向她可愛的學生。那一推,並不比我們高大的她,已經讓我們仰望;那一推,大美大愛,大情大義照亮整個龍江大地;那一推,她留下生命的遺憾,卻推開了全社會積極向善的大門。”


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哈爾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外管科副科長王偉。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是的,在學習張麗莉老師的事跡中,有幾個情節讓我非常感動。張麗莉老師每個月工資不到700元,可她願意每月拿出100元去資助貧困的小學生,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對學生深深熱愛的愛崗之情。當張麗莉清醒過來時,她已經不能講話,護士拿來一塊白板,她握著筆在白板上寫道,“我為什麼不能說話了?我還能當老師嗎?”她醒來的第一句話竟然還想著能不能走上講臺,這是什麼力量?這是對職業深深熱愛的敬業之意。愛是一種本能,一種無私,正是因為張麗莉老師平日在細微之處修煉出的高尚品質,纔能在危急時刻彰顯出神奇的力量,讓大愛在瞬間爆發,演繹世間大美。她的學生們提起麗莉老師的高跟鞋這樣說:“麗莉老師,我們都在等著您來上課,老師您會回來的,我們盼望著聽您那漸行漸近的,美妙的高跟鞋聲,老師,我們想你了!”這是學生們發自己心底的呼喚,這是麗莉老師的愛與奉獻贏得了學生的真情與感動。每讀到這裡,我都會一陣心酸。

  記得我在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出國之前,要求每個人填一份《因公死亡撫慰受益人》,當時看到那份表,我的心情感到無比沈重,不知道如果真到有那麼一天,提著單子去領取撫慰金的親人心裡會是什麼滋味。如果說選擇維和,就是選擇了將生死置之度外,選擇了警察,就是要選擇流血流汗,對於一名職業警察,面對危機,面對風險,應該說,我們是有心裡准備的。而張麗莉老師,她所從事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又有誰會把它與危險、死亡這樣的詞和事件聯系在一起呢?在她那個充滿著美好、想往、春暖花開的世界裡,又怎麼會准備好“危驗之處顯身手”?危險、災難,甚至死亡離她簡直太遙遠了。然而,當在生與死的緊急關頭,張麗莉老師本能地做到了,她將生的權利留給了學生,把危險留給了自己。張麗莉老師在生死瞬間的勇敢壯舉,是她平日對學生真切關愛的凝聚和迸發,是她良好個人品性和崇高師德的自然展現。她的真愛,大善鑄就了她的“大美”,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格的魅力、道德力量的真實存在。現在,張麗莉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昇華為一種精神。張麗莉老師就是這種精神最現實、最生動、看得見、摸得著化身。

  張麗莉老師用實際行動昭示我們,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乏美,它用無私奉獻演繹了人間大美;這世界也從不缺少愛,它用勇於擔當詮釋了世間大愛。她用無私的大美大愛感動了一座城市,用崇高的道德品質影響了一個國家。

  一個英雄的誕生,必定根植於一片大愛厚土,必定有一個崇敬英雄,關懷英雄的社會氛圍。連日來,無論是從蹣跚學步的孩子,還是到白發蒼蒼的老人;無論是黨政機關的公務人員,還是在學校讀書的莘莘學子,每一個人都為張麗莉的壯舉感動著。無數的真情在流淌,無數的愛心在湧動,張麗莉老師用她的壯舉博得的不僅僅是褒獎和贊美,更多的是人們的尊敬和摯愛。

  偉大時代需要思想引領、道德支橕,偉大的事業需要榜樣帶動、精神助推動。

  同志們,龍江大地的婦女姐妹們,讓我們把對張麗莉老師的感動和崇敬,轉化為做好各自本職工作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奮發進取的強大力量,把善舉傳承,把愛心傳遞,繼續在龍江大地上書寫大美大愛的新篇章。麗莉老師康復後,她將要面對身體的殘疾和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就讓我們全省廣大婦女姐妹攜起手來關心、關愛麗莉老師,再現人間大愛,再塑世間大美。正像麗莉老師在她的微博中寫的那樣“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情”。我們也堅信,憑借麗莉老師的堅強與勇敢,終有一天,她會“最美”地站起來!

  讓我們共同祈福,祝願張麗莉老師早日康復!

責任編輯:高長利